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杂诗六首·其三
朝代 明代
作者 吴骐
释义

杂诗六首·其三原文

古人敦交道,倾盖摅心胸。

成言贵勿欺,杀身以相从。

末世竞锥刀,险仄自云工。

酒食共宴笑,干矛潜相攻。

誓言如皦日,背诞犹飘风。

三王无诅盟,甘醴必凶终。

诚信苟可孚,溪毛荐王公。

诗词问答

问:杂诗六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吴骐
问:杂诗六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吴骐的名句有哪些?答:吴骐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选明诗卷三十四

参考注释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交道

与…联系,与…来往

他任何时候都不与粗野人打交道

倾盖

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斜。形容一见如故或偶然的接触

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心胸

犹“心中”,“内心”

成言

(1).订约,成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壬戌, 楚 公子 黑肱 先至,成言於 晋 。”《楚辞·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朱熹 集注:“成言,谓成其要约之言也。”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词:“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前与 张公 业有成言,延数日而遽悔之。”

(2).形成完整的论断。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杀身

舍生;丧生。《墨子·兼爱中》:“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史记·楚世家》:“杀生以明君,臣之愿也。” 唐 卢纶 《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岂言沉族重,但觉杀生轻。”《水浒传》第四回:“提辖恩念,杀身难报。”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 明 末,真有被谣言弄得遭杀身之祸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李泌 的归隐是要避免杀身的灾难。”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末世

一个朝代的末期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易·系辞下》

锥刀

(1).小刀。《荀子·议兵》:“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辟之犹以锥刀堕 太山 也。”《淮南子·说山训》:“断右臂而争一毛,折鏌鋣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

(2).一种制茶用具。 唐 陆羽 《茶经·器》:“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3).指刀笔。《后汉书·樊宏传》:“文吏则去法律而学詆欺,鋭锥刀之锋,断刑辟之重,德陋俗薄,以致苛刻。”参见“ 刀笔 ”。

(4).喻微薄,微细。《淮南子·本经训》“昔者 苍頡 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汉 高诱 注:“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臣伏自惟省,无锥刀之用。” 宋 李纲 《理财论中》:“释此弗议而欲聚敛掊克与民争锥刀之利,亦可谓不知理财之本矣?”《明史·齐之鸾传》:“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乃竞锥刀之利,如倡优馆舍乎?”

(5).特指微利。 南朝 宋 鲍照 《代边居行》:“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 唐 杜甫 《遣遇》诗:“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 清 刘大櫆 《许游击墓志铭》:“君独以身食朝廷之禄,不宜渔猎锥刀,以牟及閭左。”

(6).指追逐微利,逐利。 梁启超 《灭国新 * 》:“ 好望角 之 英 商某,一攫而获巨万之利,於是锥刀之徒,相率麕至。”

(7).喻从事微贱工作。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肃 始登第,俄有 李鸿 者造之,愿佣力。 鸿 以锥刀暇日,往往反资於 肃 ,此外未尝以所须为意。”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陈宝祠》:“汝本锥刀小子,窥窬分毫。”

险仄

(1).崎岖而狭窄。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寨据悬崖,惟南北二门,其寨西小径尤险仄。”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近瞻山顶,一径可通,崎嶇险仄。”

(2).比喻艰难险阻。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我想世路从来险仄,富贵实蹈危机。”

(3).阴险 * 。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据我所见,则昔之称为战士者,今已蓄意险仄。”

(4).犹生涩,不常见。 郭沫若 《历史人物·王安石》:“他爱用险仄的韵作长诗。”参见“ 险窄 ”。

酒食

酒与饭菜。《诗·唐风·山有枢》:“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 清 唐甄 《潜书·五经》:“取而譬之;五经如禾稼,四书如酒食。”

宴笑

宴饮欢笑。 三国 魏 曹植 《酒赋》:“献酬交错,宴笑无方。” 晋 傅咸 《感别赋》:“步虚宇以低迴,想宴笑之餘暉。”

宴饮笑乐。《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遣 芳 归藩于 齐 ,以避皇位”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又於 广望观 上,使 怀信 等於观下作 辽东 妖妇,嬉褻过度,道路行人掩目,帝於观上以为讌笑。” 元 揭傒斯 《祭赵供奉文》:“讌笑语言,如金如玉,期君九霄,望君百禄。”

誓言

(1).誓师时所说的话。《书·汤誓》:“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孔 传:“不用命。” 唐 韩愈 《复志赋》:“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讼以成章。”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十章:“这战前的铁石誓言是十分激动人心的。”

(2).相互约定的话。《战国策·赵策四》:“王曰:‘子勉行矣,寡人与子有誓言矣。’”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郑伯 果合 纪 鲁 而战 齐 卫 ,明年 齐 卫 又听 宋 人之言而伐 郑 ,誓言果足恃乎!”

(3).约誓;以言相约。《史记·郑世家》:“於是 庄公 迁其母 武姜 於 城潁 ,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 唐 韩愈 《送区册序》:“有 区生 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来。” 唐 柳宗元 《祭六伯母文》:“ * 号恋,誓言固之,仁贤见容,曲遂其私。”

皦日

明亮的太阳。多用于誓辞。《诗·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孔颖达 疏:“谓我之言为不信乎,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后汉书·郎顗传》:“絜白之节,情同皦日。”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呜呼!谓予不信,鉴时人皦日之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朴诚自表,切矢皦日。” 王国维 《罗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铭》:“藐是孤生,终於灭性,皦日之信,匪石不回。”

背诞

违命放诞,不受节制。《左传·昭公元年》:“子姑忧 子晳 之欲背诞也。” 杜预 注:“ 郑子晳 杀 伯有 背命放诞,将为国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刘表 背诞,不供贡职。”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方毓德以羈縻,竟凭骄而背诞。” 宋 苏辙 《殿试武举策问》:“朕以天下为度,怀柔四夷,而 西戎 背诞,腰领未得。” 章炳麟 《思乡原上》:“ 孔融 背诞之士也,其在 北海 任用轻剽之才,租赋少缓,一朝杀五部督邮,及姦民污吏滑乱市朝,弗能治也。”

飘风

旋风;暴风

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 赤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三王

(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之君。(1) 夏禹 、 商汤 、 周武王 。《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 范宁 注:“三王,谓 夏 、 殷 、 周 也。 夏后 有 钧臺 之享, 商汤 有 景亳 之命, 周武 有 盟津 之会。”(2) 夏禹 、 商汤 、 周文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赵岐 注:“三王, 夏禹 、 商汤 、 周文王 是也。”(3) 商汤 、 周文王 、 周武王 。《尸子》卷下:“ 汤 復於 汤丘 ,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羈於王门; 越王 栖於 会稽 , 秦穆公 败於 崤塞 , 齐桓公 遇贼, 晋文公 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2).指 周 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国语·周语下》:“以太蔟之下宫,布令於 商 ,昭显文德,底 紂 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 韦昭 注:“三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也。”

(3). 王 姓三名人之合称。(1) 汉 之 王奉光 、 王商 、 王凤 。《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 宣 、 元 、 成 、 哀 外戚兴者, 许 、 史 、三 王 、 丁 、 傅 之家,皆重侯累将。” 颜师古 注:“三王,谓 邛成侯 及 商 、 凤 三家也。” 邛成侯 , 王奉光 的封爵。(2) 汉 之 王尊 、 王章 、 王骏 。《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 赵广汉 、 张敞 、 王尊 、 王章 ,至 骏 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 赵 、 张 ,后有三 王 。’” 晋 潘岳 《西征赋》:“ 赵 张 三 王 之尹京, 定国 释之 之听理。”(3) 唐 之 王珣 、 王玙 、 王瑨 。《新唐书·王珣传》:“﹝ 王方翼 ﹞子 珣 ,字 伯玉 ,与兄 璵 、弟 瑨 以文学称,时号‘三王’。”(4) 唐 之 王勃 、 王绪 、 王仲舒 。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 王 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清 钱谦益 《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採风词翰继三 王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四三王》:“ 唐 滕王阁 有三 王 、则 王勃 作序, 王绪 作赋, 王仲舒 作修阁记也。”

诅盟

(1).誓约。《书·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 孔颖达 疏:“虽有要约,皆违背之。”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某顷堕危厄,常受厚恩。诅盟於心,要之自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於是 苗 逃归,播告徒党,诅盟益坚,多手刃妻女,而后出抗官兵。”

(2).谓歃血结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在昔三王,诅盟不及,时有要誓,结言而退。” 唐 刘禹锡 《郑州刺史东厅壁记》:“里无吏迹,民去痼疾,授牘占租,如临诅盟。”

甘醴

(1).甜酒;美酒。《仪礼·士冠礼》:“甘醴惟厚,嘉荐令芳。” 汉 张衡 《南都赋》:“酒则九醖、甘醴,十旬兼清,醪敷径寸,浮蚁若蓱。”《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一》:“金罍含甘醴,羽觴行无方。” 吕向 注:“甘醴,美酒也。” 清 林颐山 《经述·五齐三酒考》:“ 汉 时甜酒或称甘醴。”

(2).甘甜的泉水。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养亲献尊,则唯菊芬粱稻;聘享嘉会,则唯肴饌旨酒,而不知皆淖溺筋液,易糜速腐……岂若流泉甘醴,琼蘃玉英。”

凶终

不得善终。《晋书·五行志上》:“ 魏 尚书 邓颺 行步弛纵,筋不束体,坐起倾倚,若无手足,此貌之不恭也。 管輅 谓之鬼躁。鬼躁者,凶终之徵,后卒诛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嵇康 凌物凶终。”

诚信

真诚;真诚之心。《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北齐书·尧雄传》:“ 雄 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新唐书·曹华传》:“ 华 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 宋 叶适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 吴兴 李公 ,以诚信质直事 孝宗 。”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

溪毛

溪边野菜。语出《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杜预 注:“溪,亦涧也。毛,草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之一:“农人愁饿莩,採擷到溪毛。” 清 吴伟业 《麦蚕》诗:“三眼收滞穗,五色荐溪毛。”

谿毛:溪涧中的水草。语本《左传·隐公三年》:“涧谿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 杜预 注:“毛,草也。” 孔颖达 疏:“即下文苹蘩蕰藻是也。” 清 许迎年 《莱阳二姜先生祠》诗:“ 海涌 峰头祠庙在,谿毛特为荐馨香。”

王公

(1) 王爵和公爵

(2) 泛指显贵的爵位

王公贵人。——宋· 苏轼《教战守》

今王公贵人。

王公大臣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19: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