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连雨偶成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籀 |
释义 | 连雨偶成二首原文愚翁夸甫骨应寒,宇宙因谁危与安。治道灼知斯鞅妄,中兴窃拟导安难。 文章一伎真何益,得失他年极易观。 私喜崔駰薄班固,缪贤朱博毁师丹。 诗词问答问:连雨偶成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籀 参考注释宇宙(1) (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治道(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礼记·乐记》:“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夫驳议偏辨,各执异见;对策揄扬,大明治道。” 宋 王安石 《答曾公立书》:“治道之兴,邪人不利。” 王闿运 《<尚书大传>序》:“然就其断章,寻与宏旨,足以佐治道,存先典,明古训,雄文章。” (2).修筑道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新唐书·韩琬传》:“ 永淳 时, 雍丘 令 尹元贞 坐妇女治道免官,今妇夫女役常不知怪。” 灼知明白了解。 宋 苏轼 《赐安焘乞外郡不允批答》:“卿练达兵要,灼知边情,寄託之深,义难引去。”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之治乱者,何从而得之。”《清史稿·颖毅亲王萨哈璘传》:“人主灼知邪正,则臣下争尚名节。” 斯鞅秦 李斯 和 商鞅 的并称。 宋 陈傅良 《送谢希孟归黄岩》诗:“法令如牛毛, 斯 鞅 信手成。” 中兴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 国家中兴 中兴机会。——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安难谓不避祸难。《管子·权修》:“赏罚不信,民无廉耻,而求百姓之安难,兵士之死节,不可得也。”《荀子·富国》:“其耕者乐田,其战士安难,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礼,其卿相调议,是治国已。” 杨倞 注:“安难,不逃难也。”《史记·张仪列传》:“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 文章(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得失(1) 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 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2) 利弊;好处和坏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他年(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89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