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食蔗居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食蔗居原文将谓斯为最深矣,侵寻西北更深探。 肩舆乘兴一偶到,缀景问心多所惭。 尾美究欣穷处好,浆寒颇觉伏中堪。 回看碧静难专静,应让山居为指南。 诗词问答问:食蔗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一 2. 西北岩壑深邃庚辰秋信马得之因搆是居辛巳落成有食蔗末益甘之句因以名之 参考注释侵寻亦作“ 侵潯 ”。渐进,渐次发展。《史记·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於 泰山 矣。” 裴骃 集解引 晋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马贞 索隐:“ 小颜 云:‘浸淫渐染之义。’盖寻淫声相近,假借用耳。”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 宋 叶适 《胡尚书奏议序》:“自古贤人君子,进常艰,退常易,富贵有节,无侵寻之求。” 明 归有光 《乞致仕疏》:“见今病势侵寻,不能前迈,伏乞圣恩,容臣休致。” 廖仲恺 《全民政治论译本序》:“ 中华民国 成立八年,变乱侵寻,迄无寧岁,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违宪解散国会者两次。”参见“ 侵淫 ”。 西北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更深夜深 更深人静 更深夜静 肩舆代步工具,由人抬着走 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资治通鉴》。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 乘兴乘着一时高兴 心多猜疑心重;顾虑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云长 曰:‘军师好心多!当日 曹操 果是重待某,某已斩 颜良 ,诛 文丑 ,解 白马 之围,报过他了。’”《水浒传》第四回:“﹝ 金老 ﹞便对 鲁达 道:‘恩人,不是老汉心多……只怕要来村里缉捕恩人。倘或有些疏失,如之奈何?’”《红楼梦》第八五回:“﹝ 袭人 ﹞又想着 黛玉 最是心多,探不成消息,再惹着了他,倒是不好。” 穷处(1).谓乡居不仕;隐居。《晏子春秋·问上二》:“ 晏子 辞,不为臣,退而穷处。”《荀子·儒效》:“﹝君子﹞穷处而荣,独居而乐。” 汉 严忌 《哀时命》:“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 陈涉 是也。” (2).困居。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海上穷处,无与话言。” 贫瘠闭塞之地。 唐 韩愈 《送区册序》:“ 阳山 ,天下之穷处也。” 伏中指三伏期间。 明 李贽 《答周柳塘书》:“伏中微洩,秋候自当清泰。” 静难平定变乱。《后汉书·盖勋传》:“今不急静难之术,遽为非常之事,既足结怨一州,又当取笑朝廷, 勋 不知其可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奋果毅之壮烈,骋干戈以静难者,武人也。”《敦煌曲子词·望江南》:“静难论兵扶社稷,恆将筹略定妖氛。” 专静纯朴敦厚,沉静不浮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渤海 吴兴 宗秀长 ,专静不渝。” 宋 苏轼 《答陆道士书》:“ 罗浮 有一 邓道士 名 守安 ,专静有守。” 山居(1).居住于山中。《战国策·韩策一》:“ 韩 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2).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清 姚鼐 《登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访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 指南(1) (2) 为人们提供指导性资料或情况的东西(如旅游指南、操作手册) (3) 比喻辩别方向的依据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