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命董邦达图途间雪景檃括大意示之因再叠禁体诗韵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艺圃曾闻轻楮叶,营邱夙擅能图雪。 设如白战遇欧苏,错手无从堪笑绝。 昨从清苑返行旌,范阳古道循曲折。 云羃朔天渐低黯,烟冻僧寮乍升灭。 吟诗未觉冰砚寒,行围却喜饥鹰掣。 筛筛著体化如幻,绥绥压帽繁于缬。 从来此景我所耽,兴豪拟问谁遗屑。 却惭未透即离禅,还应为谱风花瞥。 耳□目视本一例,约略林岚为指说。 画成传示同事看,从教宵寐衾铺铁。 诗词问答问:《命董邦达图途间雪景檃括大意示之因再叠禁体诗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屑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六 参考注释艺圃(1).种植花卉园圃。 清 刘大櫆 《茧斋先生传》:“日率孙曾僮僕,相与艺圃灌园,植花竹以乐其志。” (2).指著述之事或典籍荟萃之处。 宋 楼钥 《送刘仲起主簿》诗:“公餘黄卷频卷舒,艺圃工夫日加葺。” 明 张居正 《恭励圣学诗》:“书帷简儒彦,艺圃覃文思。” (3).指文学艺术界。 宋 陆游 《答廖主簿发解启》:“文高艺圃,行著乡评。”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古之奇》:“工古调,足幽閒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得名艺圃,不泛然矣。”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桃花园》:“冀永垂艺圃,争看好句如花,且共识桃园,续赋佳篇似画。” 楮叶《韩非子·喻老》:“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后用为模仿乱真的典故。 宋 米芾 《砚史·用品》:“楮叶虽工,而无补於 宋 人之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经务序》:“寧为铅刀,毋为楮叶。” 设如(1).假如。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设如家人有五子十孙,父母不察精愞,则懃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业破家之道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设如都水监塞河,军器监造军器,而户部以为不可则已矣,若以为可,则併任其事可也。”《红楼梦》第二二回:“他和我玩,设如我回了口,那不是他自惹轻贱?” (2).譬如。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捨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 宋 梅尧臣 《韵语答永叔内翰》:“设如 杨凝式 ,言且直节脩;又若 李廷中 ,清慎实罕侔。” 白战(1).空手作战。指作“禁体诗”时禁用某些较常用的字。 宋 欧阳修 为 颍州 太守,曾与客会饮,作咏雪诗,禁用玉、月、梨、梅、絮、鹤、鹅、银、舞、白诸字。 明 唐寅 《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白战骚坛,莫效 惠连 之赋。” 清 钱谦益 《半塘雪中戏成次东坡韵》:“却笑词人多白战,腰间十韵手频叉。” (2).泛指互相搏斗。 郭孝成 《江苏光复纪事》:“该局通班长警及巡逻队,亦即整械抵敌,始尚徒手白战,旋竟互相开枪。” 欧苏宋 散文大家 欧阳修 和 苏轼 的并称。 金 王若虚 《送吕鹏举赴举序》:“故必探《语》《孟》之渊源,擷 欧 苏 之菁英。” 错手双手交叉。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欲使心正,常以日出错手於两肩之上。以日当心,心中开暖,则心正矣。” 无从指做某件事没有办法或找不到头绪 问题复杂,无从入手 堪笑可笑。《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堪笑 徐芳 徒逆命,枉劳心思竟何从!” 行旌(1).旧指官员出行时的旗帜。亦泛指出行时的仪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香港饯别》诗:“未挈琵琶挥别调,聊将诗句壮行旌。” 周咏 《去国吟》:“落红片片迷征程,萋萋芳草映行旌。” 鲁迅 《三闲集·太平歌诀》:“恭喜的英雄,你前去罢,被遗弃了的现实的现代,在后面恭送你的行旌。” (2).借以敬称出行的官员。《英烈传》第十九回:“ 宋濂 对 孙炎 道:‘请问行旌从何而来?高姓大名?不知来寻在下,有何见教?’”《荡寇志》第一二三回:“舍下离此不远,愿请行旌小住一日,未知可否。” 古道(1) 传统的正道。今通称不趋附流俗,守正不阿为古道 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邮里逐鸡难,亦无党也。——汉· 桓宽《盐铁论·殊路》 (2) 古朴 古道热肠 忠厚古道 (3) 古旧的路径 踏上石子铺的古道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唐· 李白《忆秦娥》 曲折(1) 弯曲 一条曲折的小路 (2) 委曲 巷道曲折 (3) 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 这件事情里面还有不少曲折 (4) 违背自己本意的奉承 据经正对,无所曲折 低黯指声音低而不宏亮。 康濯 《水滴石穿》第六章五:“这流泉淙淙淙地呜咽而低黯,象远处有人在 * 。” 僧寮僧舍。 宋 陆游 《贫居》诗:“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 清 黄宗羲 《申自然传》:“居无定所,野店僧寮,匡牀布被之外,更无长物。” 清 林则徐 《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谚云:‘刖足之市无业屨,僧寮之旁不鬻櫛。’果无吸食,更何开馆兴贩之有哉?” 升灭上升后逐渐消失。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孤光独徘徊,空烟视昇灭。” 吟诗(1).作诗。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 杜濬 《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 (2).吟诵诗歌。 茅盾 《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行围(1).打猎的围场。 唐 李白 《观猎》诗:“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2).指打猎。《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垂 ( 慕容垂 )行围,因饮於 华林园 , 秦 人密出兵掩之,矢下如雨, 垂 几不得出。”《清史稿·圣祖纪一》:“八月壬子,上幸 南苑 行围。”京剧《串龙珠》第一场:“因此上郊外行围散心肠。” (3). 清 代猎场围制的一种。满语称“阿达密”。《清史稿·礼志九》:“盖围制有二,驰入山林,围而不合曰行围,国语曰阿达密。合围者,则於五鼓前,管围大臣率从猎各士旅往视山川大小远近,紆道出场外,或三五十里,或七八十里,齐至看城,是为合围,国语曰乌图哩阿察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只以数百人分翼入山林,围而不合,谓之行围。” 体化谓以自己的行动感化别人。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正身体化,足以陶冶世心。”亦谓自身被感化。 廖仲恺 《<孙中山先生文集>序》:“读先生之遗文者,能体化而力行焉,则此集之刻,为不虚矣。” 绥绥(1).舒行貌。《诗·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 淇 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马瑞辰 通释:“绥绥,为舒行貌。”一说,绥绥,匹行貌。见 毛 传。一说,绥绥,独行求匹貌。见 朱熹 集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遵化署狐》:“署中故多狐。最后一楼,绥绥者族而居之,以为家。” 景耀月 《古诗》:“绥绥亦狐携,天下久如一。” (2).茂密繁盛貌。引申为富有文采。《荀子·儒效》:“绥绥兮其有文章也。” 杨倞 注:“绥,或为葳蕤之蕤。”一说“绥绥,安泰貌”。 垂落貌。 北周 王褒 《责髯奴文》:“约之以紲綫,润之以芳脂,莘莘翼翼,靡靡绥绥。” 宋 梅尧臣 《五月十日雨中饮》诗:“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从来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我所佛教语。谓与“我”相对之外物。《智度论》卷三一:“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素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浮云》诗:“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章炳麟 《人无我论》:“自八识六根以至一毛一孔属於内界者,假説为我;自眷属衣食金钱田园以至一切可以摄取受用之物属於外界者,説为我所,而我与我所又非一成不变也。” 风花(1).风中的花。《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 唐 卢照邻 《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 宋 陈师道 《奏酬应物》诗:“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 (2).指天空斑驳散乱的云气。 宋 晁补之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明日扬颿应復驶,蒸云散乱作风花。” 明 杨慎 《田家喜晴谣》:“风花闪日日笑云,云气烘为雀头色。”自注:“俗以云气斑驳谓之风花。” (3).指起风前的大雾。 宋 陆游 《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雨脚稍收初见日,风花忽起又遮山。”自注:“风欲作,则大雾充塞,谓之风花。” (4).指用华丽辞藻写景状物的诗文。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五》:“《诗眼》云:‘世俗喜綺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 清 龚自珍 《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目视以目示意。《汉书·李陵传》:“ 立政 等见 陵 ,未得私语,即目视 陵 ,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諭之,言可还归 汉 也。” 颜师古 注:“以目相视而感动之,今俗所谓眼语者也。” 一例一律;同样 约略大概;大略 约略估计 林岚指雾气缭绕的山林。 明 陆采 《明珠记·授计》:“虎窟龙潭,早归来,不将身陷。明娇娥偷下林嵐。” 指说犹解说。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絳州 《碧落碑》文,乃 高祖 子 韩王 元嘉 四男为先妃所製, 陈惟玉 书。今不知者,妄有指説,非也。” 清 张惠言 《江安甫葬铭》:“比余书成,而 安甫 悉能指説,益为余校其不合者数十事。”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并不这般那般多所指说,只是与学生混在一起,同他们呼笑,同他们奔跑。” 传示(1).留传示知;传达告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汝曹生於戎马之閒,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録,以传示子孙。”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诗:“莫烦相属和,传示及孩提。” 明 高明 《琵琶记·拐儿脱骗》:“传示俺家里,俺早晚回来,教都放心,不须烦恼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明代诸家拟<易>之书》:“﹝ 翔凤 ﹞以稾授某宗伯,不识果传示否。” (2).口信;书信。 元 贯云石 《清江引·惜别》曲:“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 清江 买不得天样纸。” 元 乔吉 《小桃红·楚仪来因戏赠之》曲:“许多时,口儿里不道箇胡伦字,殷懃谢伊,虽无传示,来探了两遭儿。” 同事共事的人。后指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 老同事 从教(1).听从教导。《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楚黜教》:“ 罗 至 抚州 中途,憩息於从教 陈 姓之宅。”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宽胁从,曰:‘吾但治从逆,不治从教。’” (4).从此使得;从而使。 唐 韩偓 《偶见》诗:“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 下蔡 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爱其晚年佳句,如:‘废书祇觉心无著,少饮从教睡亦清。’” (5).听任;任凭。 宋 韦骧 《菩萨蛮》词:“白髮不须量,从教千丈长。” 明 高启 《夜雨》诗:“醉来独灭青灯卧,风雨从教滴夜长。” 清 钱谦益 《团扇篇》诗:“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宵寐夜眠;夜梦之中。《文选·班固<幽通赋>》:“魂焭焭与神交兮,精诚发於宵寐。”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人之昼所思想,夜为之发梦,乃与神灵接也。” 晋 陆云 《失题》诗之二:“发梦宵寐,以慰延佇。”《宋书·明帝纪》:“朕甫承大业,训道未敷,虽侧席忠规,竚梦巖筑,而良图莫荐,奇士弗闻,永鉴通古,无忘宵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