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感事·其二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申佳允 |
释义 | 感事·其二原文烽火连辉济,横尸覆野蒿。 金钱明主诏,斨斧大军劳。 精悍矜三捷,纵横问六韬。 彤弓方郑重,敌忾自同袍。 诗词问答问:感事·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申佳允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参考注释烽火(1)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比喻战火或战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连辉(1).光辉相连。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鲜意竦轻畅,连辉照琼莹。” (2).荣耀连接。《晋书·庾亮传论》:“外戚之家,连辉椒掖,舅氏之族,同气兰闺。” 唐 杨炯 《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三世连辉,七侯承祉。” 横尸犹陈尸。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啑血彤闈地,横尸紫籞汪。” 野蒿艾蒿的别名。 明 何景明 《白帝城》诗:“ 永安 亦在荒城里,玉殿凄凉空野蒿。” 清 厉鹗 《普静寺》诗:“ 梁 朝佐命 齐 家令,灯暗伽蓝长野蒿。” 清 徐昂发 《城南二首次宋五嘉升韵》之二:“东风倚棹木兰舠,旧时 淮 张 剩野蒿。”按, 张 ,指 张士诚 。 金钱货币大多由金属所制成,故称“金钱”;“钱” 明主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大军(1) 人员众多的军队,亦指气势很盛的军队 (2) 〈方〉∶敬称正规军队和军人 (3) 指清军,清人撰文必作此称以示尊敬 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精悍(1) 精明能干;精锐强悍 精悍的办事员 (2) 文笔等精练锋利 文章写得很精悍 纵横(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六韬亦作“ 六弢 ”。1.兵书名。旧题 周 吕望 撰。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庄子·徐无鬼》:“吾所以説吾君者,横説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説之则以《金板》《六弢》。” 成玄英 疏:“《金版》《六弢》,《周书》篇名也,或言祕讖也。本有作韜字者,随字读之,云是 太公 兵法,谓文武虎豹龙犬六弢也。” (2).后世用以指称兵法韬略。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序》:“法奇於三略,义秘於六韜。”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金版六韜初试,烟歛山空迥,低草见牛羊。”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荐甥》:“你精三略,諳六韜, 养由基 穿杨技高。” 彤弓(1).朱漆弓。古代天子用以赐有功的诸侯或大臣使专征伐。《书·文侯之命》:“用賚尔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 孔 传:“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彤弓以讲德习射,藏示子孙。”《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 杨伯峻 注:“彤弓、彤矢与下玈弓矢,俱以所漆之色言之。” 汉 韦贤 《劝励》诗:“彤弓斯征,抚寧遐荒。”《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窃念本朝七否,巨业沦胥,攀鼎驾以长违,抚彤弓而自咎。” (2).《诗·小雅》篇名。古代天子宴享有功诸侯赐以弓矢时的乐歌。《左传·文公四年》:“ 卫 宁武子 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 清 张逸少 《北征凯旋诗》:“归来颁赏賚,燕饗赋《彤弓》。” 郑重(1) 严肃认真 郑重宣誓 (2) 审慎;殷勤 敌忾对敌人的愤恨 同仇敌忾 同袍(1) 旧时在同个军队工作的人互称。参看“袍泽” (2) 挚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天衣》 万里别同袍。——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