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感怀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杰 |
释义 | 感怀原文一箭乾风射眼酸,几棱远碧压眉攒。芙蓉开彻徐娘老,杨柳疏来范叔寒。 何处素商调绿绮,谁家翠袖倚琅玕。 无情九辩浑抛得,却被天公画出看。 诗词问答问:感怀的作者是谁?答:陈杰 参考注释一箭(1).一支箭。 北周 庾信 《燕歌行》:“愿得 鲁连 飞一箭,持寄思归 燕 将书。” 唐 杜甫 《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2).指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谓相距甚近。《品花宝鉴》第三二回:“我家与 乌 家相隔不到一箭远,在一条胡同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行了一箭多路,猛然又想起方才那个客人,就是我在 元和 船上看见他扮官做贼,后来继之説他居然是官的人。” 袁鹰 《悲欢·不灭的诗魂》:“ 北京 市委的办公楼同报社的办公楼不过一箭之遥。” 风射谓风劲吹。 唐 沉佺期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风射蛟冰千片断,气衝鱼钥九关开。” 唐 曹唐 《送康祭酒赴轮台》诗:“霜黏海眼旗声冻,风射犀文甲缝开。” 元 吾丘衍 《周秦刻石释音·吉日癸巳刻跋语》:“雨激风射,日销月鑠,几何其不遂湮灭。” 芙蓉(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徐娘指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南史》:“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杨柳(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范叔战国 魏 人 范雎 ,字 叔 。尝从 魏 中大夫 须贾 使 齐 。既归, 须贾 以 雎 有通 齐 之嫌告 魏 相。 魏 相 魏齐 大怒,使舍人笞击 雎 ,折胁摺齿, 雎 佯死得免。乃伏匿,更姓名曰 张禄 。后随 秦 使 王稽 赴 秦 ,以远交近攻、加强王权之策说 秦昭王 , 昭王 大悦,用以为相,封 应侯 。 范雎 相 秦 , 秦 号曰 张禄 ,而 魏 不知。 魏 闻 秦 将伐 韩 魏 ,使 须贾 赴 秦 。 范雎 布衣微行,至客馆见 须贾 。 须贾 大惊,曰:“ 范叔 固无恙乎?”又曰:“ 范叔 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赐之。 须贾 旋如 秦 相 张禄 即 范雎 ,乃肉袒膝行趋前请罪。 范雎 数其罪有三,然以绨袍之赠,尚有故人之意,赦而释之。 唐 高适 《咏史》:“尚有綈袍赠,应怜 范叔 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参阅《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素商秋季。《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秋曰白藏,亦曰收成,亦曰三秋、九秋、素秋、素商、高商。” 唐 员半千 《仪坤庙乐章》:“云感玄羽,风悽素商。” 宋 柳永 《竹马子》词:“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州城楼有感》诗之四:“渔磯野火夜相望,冷露凉颸起素商。” 谁家(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翠袖(1).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 唐 杜甫 《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宋 苏轼 《王晋叔所藏画跋尾·芍药》诗:“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 清 龚自珍 《菩萨鬘》词:“无言垂翠袖,粉蝶窥人瘦。” (2).指女子。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明 何景明 《明妃引》:“琵琶马上再三弹,翠袖朝啼关塞寒。” 琅玕(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 (2)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 (3) 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 白居易诗 无情(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九辩(1) 夏 乐名。《楚辞·离骚》:“ 启 《九辩》与《九歌》兮, 夏康 娱以自纵。” 王逸 注:“《九辩》、《九歌》, 禹 乐也。言 禹 平治水土,以有天下……故九州之物,皆可辩数。”《山海经·大荒西经》:“﹝ 夏后开 ﹞上三嬪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郭璞 注:“皆天帝乐名也, 开 登天而窃以下用之也。”(2)《楚辞》篇名。也作《九辨》。 汉 王逸 《〈九辩〉序》:“ 宋玉 者, 屈原 弟子也,閔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诗:“《离骚》既日月,《九辩》即列宿。”后亦作为吊亡哀伤的文章之代称。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太皇太后阁》之一:“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天公(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