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治镜阁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题治镜阁原文治在已而治在人,镜于我亦镜于彼。 相需殷斯相得彰,云二固非一岂是。 然而本末必有伦,可不慎修思所始。 兹阁合治镜为名,亶缘四面胥临水。 即境无不可会心,七字咏当君鉴矣。 诗词问答问:题治镜阁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九 2. 平声 参考注释已而(1) 不久;后来 突然雷电大作,已而大雨倾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已而英、 霍山师大起。——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罢了;算了 (3) 时而(叠用) 旁观皆为之嘻笑,已而叹骇,已而怒骂。——宋· 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 相需见“ 相须 ”。 相得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 与公甚相得。——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乐曲终止了,然而无人离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间。——清· 袁枚《祭妹文》 本末(1) 树木的根和梢,比喻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原委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礼记·大学》 (2) 主次,先后 有伦有理;有序。《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 孔 传:“ 殷 家刑罚有 * 。” 孙星衍 疏:“言 殷 刑之允当也。”《庄子·齐物论》:“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郭象 注:“物物有理,事事有宜。” 成玄英 疏:“伦,理也。” 晋 张华 《女史箴》:“家道以正,王猷有伦。”《文选·任昉<竟陵文宣王行状>》:“声化之有伦,繄公是赖。” 李周翰 注:“伦,次也。” 宋 王安石 《进<洪范传>表》:“臣闻天下之物,小大有彝,后先有伦。” 不慎不小心 四面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无不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会心领悟于心 会心的微笑 七字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