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赐沈德潜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赐沈德潜原文吴中今古老人科,比似徵明定若何。 书画虽输诗胜彼,功名已过寿如他。 游山有兴仍清健,处世无争祗善和。 明说九旬有三岁,那更年格尚嫌多。 诗词问答问:赐沈德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七 2. 德潜老而始遇通仕籍时未以真年告故吏部履历今当为八十九岁然德潜实康熙癸丑生今应九十三此政东南士林宿望亦国家祥瑞何必更以老为嫌故末句调之 参考注释吴中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 ,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 ,十年之前,示 愈 《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古老(1) 古雅而不同时俗 古老的传说 (2) 年老;苍老 古老之人无所闻知 (3) 形容书画文章等苍劲朴实,有古人风格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 比似(1).与……相比;比起。 宋 周密 《玲珑四犯》词:“凭问柳陌情人,比似垂杨谁瘦?” 元 赵善庆 《沉醉东风·昭君出塞图》曲:“比似丹青旧玉颜,又越添愁眉泪眼。” 姚锡钧 《消息词》之一:“惆悵鬱金堂下望,星辰比似昨宵多。” (2).与其。《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秀秀 道:‘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不知你意下何如?’” (3).假使;即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比似他时再相逢也,这的般愁,兀的般闷,终做话儿説。” 清 蒋士铨 《临川梦·了梦》:“比似我文章折福,餘辜可饶;比似你聪明损寿,前衍可销。我与你来踪去迹,可有人知道?” (1).比喻。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你道是金笼内鸚哥能念诗,这便是咱家的好比似。原来越聪明越不得出笼时。” (2).好似,如同。 元 沉禧 《踏莎行》词:“滔滔比似西江水,无情日夜向东流。” 元 刘铉 《乌夜啼》词:“暮雨急,晓霞湿,緑玲瓏,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水浒传》第六十回:“ 宋江 见 晁盖 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 若何如何;怎样 人马若何分拨,自由军师定夺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书画作为艺术品的书法和绘画 书画展览会 功名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过寿〈方〉∶为老人做寿 有兴有兴味,有趣味。《红楼梦》第一○八回:“ 凤姐 虽勉强説了几句有兴的话,终不似先前爽利,招人发笑。” 清健(1).清明强健。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朱承议》:“ 朱公 清健康宁。”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七十九龄尚清健,老来第一老门生。”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老先生倒很清健,三公司, 大马路 ,都陪他去玩过啦?” (2).清新刚劲。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至如 永叔 之诗,才力敏迈,句亦清健,但恨其少餘味尔。” 明 袁宏道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短髩数茎如雪,见人闔其目,闻根甚利,语清健,望而知为有道。” 陈垣 《史讳举例·因避讳断定时代例》引 罗振玉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下,跋 敦煌 本残道书云::“书法清健,有 钟 薛 风。” (3).精神清爽振奋。《 * 词话》第二七回:“涟漪戏彩鸳,緑荷翻,清香泻下琼珠溅,香风扇,芳沼边,闲亭畔,坐来不觉人清健。” 处世待人接物,应付世情;与世人相处交往 为人处世 善和(1). 唐 柳宗元 《寄许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 善和里 旧宅。”后因以“善和”借指藏书。 宋 刘克庄 《转调二郎神》词:“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余小子遭时多故,不善保藏,善和之书,一旦扫地。” (2).善良;和善。《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其实,俺妈在这裡头,算是顶善和的哩。”《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至於你那兄弟更容易了,找个乡下善和老儿,我分百把银子替他置个二三十亩地。” (3).方言。轻,不厉害。 清 蒲松龄 《磨难曲》第一回:“常时打的还善和些,这一嚮打的甚狠,想是他有了信了。” 明说(1) 直截了当地说出 不能明说,故以此信表达 (2) 表示将某事公开,让别人知道 我明说了吧,小许今天得跟我下乡去 格尚方正高尚。《三国志·魏志·王毌丘诸葛等传评》:“ 王凌 风节格尚, 毌丘俭 才识拔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