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过稠上人院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姚合 |
释义 | 过稠上人院原文清羸一饭师,闲院亦披衣。应诏常翻译,修心出是非。 雪中疏磬度,林际晚风归。 蔬食常来此,人间护净稀。 诗词问答问:过稠上人院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全唐诗:卷500-5 参考注释清羸清瘦羸弱。《南齐书·桂阳王铄传》:“ 鑠 清羸有冷疾,常枕卧。”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勇猛为心极,清羸任体孱。” 宋 周邦彦 《大酺·春雨》词:“怎奈向、 兰成 顦顇, 卫玠 清羸,等閒时、易伤心目。”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陈伯玑》:“﹝ 陈伯璣 ﹞清羸如不胜衣。” 一饭(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应诏接受皇帝的诏命 翻译从事翻译的人 在外交部当翻译 修心修养心性。《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魏书·释老志》:“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 唐 崔涂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 冰心 《寄小读者·通讯十一》:“我纵欲修心养性,哪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 是非(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蔬食(1).指草木的果实。《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山林藪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夺者,罪之不赦。” 郑玄 注:“草木之实为蔬食。” 孔颖达 疏:“山林蔬食,榛栗之属;藪泽蔬食,蔆芡之属。”《后汉书·和帝纪》:“壬午,令郡县劝民蓄蔬食以助五穀。” (2).粗食。以草菜为食。《论语·乡党》:“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后汉书·窦章传》:“﹝ 章 ﹞居贫,蓬户蔬食,躬勤孝养,然讲读不輟。” 唐 杜甫 《赠李白》诗:“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明史·轩輗传》:“居常蔬食,妻子亲操井臼。”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