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祝英台近(蔷薇)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史达祖 |
释义 | 祝英台近(蔷薇)原文绾流苏,垂锦绶。烟外红尘逗。 莫倚莓墙,花气酽如酒。 便愁醺醉青虬,蜿蜿无力,戏穿碎、一屏新绣。 谩怀旧。 如今姚魏俱无,风标较消瘦。 露1-1点摇香,前度翦花手。 见郎和笑拖裙,匆匆欲去,蓦忽地、罥留芳袖。 诗词问答问:祝英台近(蔷薇)的作者是谁?答:史达祖 参考注释流苏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锦绶锦制的绶带。《宋史·舆服志四》:“其冕无额花者,玄衣纁裳,悉画,小白綾中单,师子锦綬,二银环。” 宋 秦观 《和王通叟琵琶》:“风流云散令人瘦,忍看麴尘昏锦綬。” 元 迺贤 《投赠赵祭酒二十韵》:“锦綬还乡乘駟马,绣衣行部去襜帷。” 红尘(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花气花的香气。 唐 贾至 《对酒曲》之一:“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 宋 王安石 《见远亭》诗:“圃畦花气合,田径烧痕斑。” 清 唐孙华 《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四面屋围花气聚,一庭阴合酒樽凉。” 醺醉(1).沉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悬爵促釂……二人心旷神飞,不觉醺醉。” (2).谓使人沉醉。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醇酒,醺醉着你。” 蜿蜿屈曲貌。《楚辞·离骚》:“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 汉 张衡 《西京赋》:“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蝹蝹。” 唐 白居易 《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鳞甲皛以雪色,睛眸赩其电光。耸其身,形蜿蜿而莫犯;举其首,势矫矫而靡亢。” 明 高启 《砚池》诗:“山骨谁凿破,一泓自深黝;醉后欲濡毫,蜿蜿见蝌蚪。”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卢沟桥》:“ 吴国伦 《过卢沟桥》诗:迴车 蓟北门 ,饮马 桑乾水 。蜿蜿 青龙桥 ,頽波逝如驶。” 无力(1)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2)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怀旧怀念往事和故人 如今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姚魏“ 姚黄魏紫 ”的省称。亦泛指牡丹花。 宋 范成大 《书樊子南游西山二记》诗:“仙山草木锁卿云,不到花平不离尘。十丈牡丹如锦盖,人间姚魏却争春。” 宋 辛弃疾 《柳梢青·和范先之席上赋牡丹》词:“姚魏名流,年年揽断,雨恨风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岁朝牡丹》:“比数年来,元夕前后,姚魏已盛行於时,豪贵园圃在在有之。”参见“ 姚黄魏紫 ”。 风标(1).风度,品格。《世说新语·赏誉》“ 王丞相 云:‘ 刁玄亮 之察察, 戴若思 之巖巖’”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戴儼 字 若思 , 广陵 人。才义辩济,有风标锋颖。”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清 顾炎武 《过张贡士尔岐》诗:“緇帷白室覩风标,为叹斯人久寂寥。” (2).形容优美的姿容神态。 宋 文同 《再赠鹭鸶》诗:“颈若琼鉤浅曲,骰如碧管深翘。湖上水禽无数,其谁似汝风标。”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斜軃翠鸞翘,浑一似出浴的旧风标,暎着云屏一半儿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弹词》:“真个是花输双颊柳输腰,比 昭君 增妍丽,较 西子 倍风标。” (3).标识。《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4).风格。指作家、作品的特色。《太平广记》卷二一一引《唐画断·王维》:“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具生,而风标特出。” (5).指风向器。 消瘦体重减轻变瘦 他的病使他身体消瘦了 前度(1).见“ 前图 ”。 (2).前一次;上一回。 唐 元稹 《醉醒》诗:“ 积善坊 中前度饮, 谢 家诸婢笑扶行。”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清 龚自珍 《某生与友人书》:“豆蔻芳温启瓠犀,伤心前度语重题。” 许地山 《枯杨生花》:“前度曾来的门墙依然映入 云姑 底瞳子。”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蓦忽忽然。《朱子语类》卷五九:“若只管兀然守在这里,驀忽有事至于吾前,操底便散了。”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三出:“驀忽心闲,小楼东栏桿镇倚。” 清 曹寅 《西轩纳凉口号》之三:“驀忽垂杨十五年,那容泥絮不风蝉。” 留芳留下芳香。亦指留下好名声。 宋 欧阳修 《答钱寺丞忆伊川》诗:“惟有嵓桂花,留芳待归客。” 明 危素 《挽达兼善》诗:“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花月痕》第四四回:“留芳眉史,歌蒿借孔雀之词;证果情天,文梓起鸳鸯之塚。”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场:“如今富贵荣华在你的眼前,死也在你的眼前;留芳百世也在你,遗臭万年也在你,你要仔细的想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