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学仙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朱勤 |
释义 | 学仙原文学仙贵养气,举世少其真。 放之弥六合,返则在吾身。 日月卒有毁,药石宁足珍。 非吾好妖妄,但为知者陈。 岩穴亦多误,不独朝市人。 诗词问答问:学仙的作者是谁?答:朱勤 注释1. 押真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二 参考注释学仙亦作“ 学僊 ”。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史记·封禅书》:“ 黄帝 且战且学僊。”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人姓 吴 名 刚 , 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五代 徐夤 《溪隐》诗:“将名将利已无缘,深隐清溪拟学仙。”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三:“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见“ 学仙 ”。 养气(1) 培养品德;涵养意志 (2) 儒家指修养心中的正气;道家指炼气。即培养先天的元气 举世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日月(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药石古时指冶病的药物和砭石,后比喻规劝别人改过向善 供其药石之费。——《周书·李弼传》 孟孙之恶我也,药石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妖妄(1).怪异荒诞。《三国志·魏志·刘晔传》:“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宋史·道学传一·程颢》:“自道之不明也,邪诞妖妄之説竞起。” 明 张居正 《答山西崔巡抚计纳叛招降之策》:“何为纳此无用之人,听其妖妄之説,而坏已成之功,失永久之利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六节:“ 汉 光武帝 以今文经学为基础,大力提倡妖妄的谶纬之学,藉以证明自己受天命,应该做皇帝。” (2).指怪异荒诞之说。《孔丛子·叙书》:“然今俗儒,繁説远本,杂以妖妄,难可以教。” (3).指妖术,旁门左道。《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四年》:“ 崔玄籍 曰:‘起兵仗顺,犹且无成,况凭妖妄,其能久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妖人赵古元》:“时有 赵古元 者,本名 一平 , 浙 之 山阴 人,惯习妖妄。” 知者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 苏轼 《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故余尝谓 太白 诗,谨守古人绳墨,亦步亦趋,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但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礼·考工记序》:“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史记·商君列传》:“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鬱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党同妬真,以破碎讥知者,人心浑浑,日益顽嚚,良有以也。” 岩穴山洞 云归而岩穴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不独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朝市人犹俗人。多指争逐名利之徒。 元 房皞 《题张信之见山堂》诗:“自古朝市人,罕与山相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序》:“溯其初则 萧梁 殷芸 始有小説行世。 芸 字 灌蔬 ,盖有取于退耕之义,谅非朝市人所能参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