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偈十二首·其十一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本才 |
释义 | 偈十二首·其十一原文袖里暂闲医国手,岸巾来访卧云人。 相逢一笑千峰顶,高下森罗百亿身。 相逢一笑,万壑风清。 大冶精金,应无变色。 黄檗昔遇裴相国,当头一劄,冷暖自知。 睦州久契陈尚书,剖露肝肠,清虚廓落。 正当今日,宾主互换。 觌体唱酬,似空藏空,如镜照镜。 芥子拈来敲石窟,须知渠是个中人。 诗词问答问:偈十二首·其十一的作者是谁?答:释本才 注释1. 李侍郎到山 参考注释国手才艺技能冠(如棋艺、医道等)绝全国的人 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唐诗纪事·裴说·棋》 岸巾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中宗 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 宋 杨万里 《和章汉直》:“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於月底梅。” 明 宋濂 《南涧子包公碣》:“性嗜酒,虽百觴不乱。当酣适之际,岸巾独坐,高歌八韵律赋。” 清 陈维崧 《念奴娇·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词:“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 来访来此访问;造访 欢迎来访 卧云喻指隐居。 唐 白居易 《酬元郎中书怀见赠》诗:“终身拟作卧云伴,逐月须收烧药钱。” 唐 方干 《寄李频及第》诗:“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 前蜀 韦庄 《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峰顶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高下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森罗(1).纷然罗列。 唐 孙揆 《灵应传》:“轻裘大带、白玉横腰而森罗於堦下者,其数甚多。” 郭沫若 《女神·浴海》:“太阳当顶了!无限的 太平洋 鼓奏着男性的音调!万象森罗,一个圆形舞蹈!” (2).谓树木繁蔚杂陈。 唐 张九龄 《商洛山行怀古》诗:“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西游记》第二八回:“山路崎嶇,甚是难走,却又松林丛簇,树木森罗,切须仔细。” (3).特指繁密的植物。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愿栽万本截万杖,穷巖阴谷生森罗。” 百亿(1).极言数目之多。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李严书》:“吾本东方下士,误用於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传贵质於竹素,晦深声於百亿。” (2).佛教语。指世界及众生。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涅槃经>讲疏启》:“道洽大千,化均百亿。” 风清(1).谓风轻柔而凉爽。 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云聚峰高,风清鐘彻。” 唐 戴叔伦 《泊湘口》诗:“露重猿声絶,风清月色多。” (2).谓社会清平。《魏书·邢峦传》:“ 淮 外謐以风清, 荆 沔 於焉肃晏。” 大冶(1).古称技术精湛的铸造金属器的工匠。《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2).大冶炼主。《史记·平準书》:“ 孔仅 , 南阳 大冶,皆致生累千金。” (3).比喻造化。 南朝 宋 郑道子 《神不灭论》:“若形也,则大冶之一物耳。” 精金精炼的金属。亦指纯金。《后汉书·鲜卑传》:“精金良铁,皆为贼有。” 南朝 梁简文帝 《镜象诗》:“精金宛成器,悬镜在高堂。”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 变色(1) 改变颜色 由于排污,河水变色了 (2) 脸色改变 勃然变色,动起武来 黄檗俗作“黄柏”,落叶乔木。内皮色黄性寒味苦,可入药,亦可作染料 鲜支黄蘖。——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相国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当头指在当铺借钱时所用的抵押品 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喝水的人自己知道。比喻个人有切身的体会 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唐· 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尚书(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2)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剖露剖开使露出;表露 心灵剖露 肝肠肝和肠。多与其他词连用比喻人的某种心绪。如肝肠寸断;肝肠如焚 虚廓亦作“虚霩”。1.道家指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后亦指天。《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飡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发举蹈虚廓,径廷升窈冥。” 晋 傅玄 《大寒赋》:“彩虹藏于虚廓兮,鳞介潜而长伏。” (2).空阔。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二》:“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当今在这些日子里;现在 当今皇帝盛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宾主宾客和主人 宾主共进午餐 互换相互交换 ;以 易 ;交换 让我们互换一下帽子 唱酬亦作“唱酧”。亦作“ 唱詶 ”。以诗词相酬答。 唐 白居易 《<因继集>重序》:“足下虽少我六七年,然俱已白头矣……而又未忘少年时心,每因唱酬,或相侮謔。”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一:“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復见前贤。” 明 唐寅 《送行》诗:“此日伤离别,还家足唱詶。” 清 吴伟业 《送山东耿中丞青藜》诗:“幕中壮士争超距, 稷下 高贤共唱酬。”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吟诗填词,那是所谓唱酬,也算很了不起。” 照镜(1).明镜。《南史·陆慧晓传》:“ 慧晓 心如照镜,遇形触物,无不朗然。” (2).对镜自照。《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北周 庾信 《舞媚娘》诗:“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 芥子最小号的荞麦级无烟煤粒(即荞麦五号煤,小于3/64英寸的) 敲石(1).敲击火石以取火。 唐 韦应物 《送孙徵赴云中》诗:“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 明 高启 《渡浙江宿西兴民家》诗:“望林投人家,炊黍旋敲石。” (2).喻时光短促。 宋 苏轼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 须知必须知道 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个中人此中人 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苏轼《李颀画山见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