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点绛唇
朝代 元代
作者 蒲道源
释义

点绛唇原文

深味遗编,无心禄仕求升斗。
学惭师授。
朱墨聊糊口。
自笑疏顽,讵敢侪英秀。
宁低首。
五株门柳。
闲袖春风手。

诗词问答

问:点绛唇的作者是谁?答:蒲道源
问:点绛唇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点绛唇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蒲道源的名句有哪些?答:蒲道源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深味

(1) 仔细地体会

深味其言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纪念刘和珍君》

(2) 深长的意味

遗编

(1).指前人留下的著作。《旧唐书·章怀太子贤传》:“往圣遗编,咸穷壼奥。” 宋 苏辙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诗:“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遗编軼正雅,旷代殊徽音。” 清 杜濬 《咏史得谢皋》:“所以 晞髮翁 ,遗编灿星斗。”

(2).指散佚的典籍。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通儒作相,徵博士於诸侯;中使驱车,访遗编於四海。”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顷余有志於先朝文献,欲勒为一书,所至輒访求遗编,颇畧具。”

(3).释卷;放下书籍。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虽纷庞业杂之中,而幽閒自得,手不遗编。”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禄仕

(1).为食俸禄而居官。《诗·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 郑玄 笺:“禄仕者,苟得禄而已,不求道行。” 孔颖达 疏:“今言禄仕,止为求禄。”《后汉书·李固传》:“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埶振天下,子弟禄仕,曾无限极。” 唐 韩愈 《争臣论》:“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禄仕之士,不能撙节。稍丰则飫及狗彘,稍歉则困彼妻孥。”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近代以来,贵禄仕而贱幽贞。”

(2).泛指居官食禄。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苟容躁进,不顾其躬。禄仕而还,以为家荣。” 宋 徐铉 《稽神录·赵瑜》:“君命生至薄,名与禄仕皆无分。”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僕自禄仕以来,未尝一日获罪於法禁。”

升斗

(1).容量单位。十合为升,十升为斗。《汉书·律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林 乃避地 上党 ,耕种山阿。当时旱蝗, 林 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

(2).比喻微薄的薪俸。《汉书·梅福传》:“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 金 元好问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升斗微官不疗饥,中林春雨蕨芽肥。” 郁达夫 《和冯白桦重至五羊城原韵》:“升斗微名成底事,词人身世太凄凉。”

(3).借指少量的米粮、口粮。 唐 韩愈 《论盐法事宜状》:“或从赊贷升斗,约以时熟填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生归,瓮无升斗,孤影对四壁。” 李广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职业上的薪俸不足以维持一家的生活,为了升斗所需,于是也就不得不快写,不得不多写了。”

(4).借指酒。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宋 杨万里 《中秋月长句》诗:“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朱墨

(1) 红黑两色

朱墨套印

(2) 用朱砂制成的墨锭

糊口

勉强维持生活,填饱肚子

粥以糊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疏顽

亦作“疎顽”。1.懒散顽钝。《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恆恐 子穀 负辱清朝。” 唐 唐彦谦 《八月十六日夜月》诗:“赖将吟咏聊惆悵,早是疏顽耐别离。” 宋 曾巩 《西园席上》诗:“唯慙别乘疎顽甚,满足尘埃更有诗。”《水浒传》第二二回:“ 宋江 疏顽小吏,今日特来相投。” 清 陈确 《祭山阴先生文》:“生夙以疏顽,不省家计。”

(2).指强硬,固执。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鯁。”

讵敢

岂敢;怎敢。 唐 韩愈 《谢自然诗》:“观者徒倾骇,躑躅詎敢前。” 元 蒲道源 《点绛唇·次杜仲正经历怀古韵》词:“自笑疏顽,詎敢儕英秀。”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谅郎君口同百舌,胆如鼷鼠,詎敢作犯法事?”

英秀

(1).优美;高尚。《三国志·吴志·张温传》:“ 温 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卓躒冠群。”

(2).才能卓越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舍英秀而杖常民者,吾知其不能叙彝伦而臻升平矣。”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 孟坚 又云:‘ 刘向 、 扬雄 博极群书,皆服其善叙事。’岂时无英秀,易为雄霸者乎?不然,何虚誉之甚也!” 金 党怀英 《君锡生子四月八日》诗:“ 蓟山 东盘 出英秀,政与德门宜子孙。”

(3).俊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花奴 但英秀过人,悉无此状,故无猜也。”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复之》:“《本朝名臣传》云:‘ 钱若水 额有异骨,山庭月角,姿仪英秀。’” 冰心 《斯人独憔悴》:“头等车上,凭窗立着一个少年……眉目很英秀。”

低首

(1).低头。恭顺貌。《史记·平準书》:“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

(2).低头。羞愧貌。 明 张萱 《疑耀·三十六奉朝请》:“ 陶宏景 与从兄书:仕宦四十左右,作尚书郎……余今将五十矣,始作尚书郎,仰望古人,殊为低首。”

(3).低头。折服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十:“有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虽 李 、 杜 復生,必为低首者。”

(4).低头。亦指佩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此老生平著述,全是一时火气,不许今人低首古人,何尝为解经讲学起见。”

五株

指 秦始皇 所封 泰山 五大夫松。五大夫为 秦 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 唐 陆贽 《禁中春松》诗:“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 宋 王令 《大松》诗:“却笑五株乔岳下,肯将直节事 秦嬴 !”参见“ 五大夫 ”。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