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韦深道寄傲轩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游酢 |
释义 | 韦深道寄傲轩原文早付閒身老故乡,青松成径菊成行。搘颐独坐心遗念,坦腹高吟兴欲狂。 瓮下却应嗤毕卓,篱根遥想对义皇。 乘风破浪门前客,试问浮家有底忙。 诗词问答问:韦深道寄傲轩的作者是谁?答:游酢 参考注释故乡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青松青翠的松树 成行指旅行、出访等出发上路;启程旅行 年底恐难成行 搘颐以手托腮。 唐 王维 《赠东岳焦炼师》诗:“搘颐问樵客,世上復何如?” 五代 无名氏 《灯下闲谈·坠井得道》:“瞻视阁内,见一道士,雪髯丹脸,凭几搘颐。” 清 吴伟业 《虎丘夜集作图记胜因赋长句》:“抱膝看云见礧砢,搘颐藉草躭疎放。” 独坐(1).一个人坐着。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独坐愁苦,终日无覩。” 唐 王维 《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復长啸。”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诗:“与其独坐愁心烦,何如赤脚著短褌。” (2).专席而坐。亦谓骄贵无匹。《后汉书·宣秉传》:“ 光武 特詔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 回天, 具 独坐, 徐 卧虎, 唐 两墯。’” 李贤 注:“独坐言骄贵无偶也。” (3). 唐 人因《后汉书·宣秉传》中“三独坐”之事,遂以“独坐”为御史中丞别名。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通籍微班忝,周行独坐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李 寻为独坐,三臺肃畏,而升相府。”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宅名标榜官称……中丞为独坐,为中宪。” 遗念(1).死者临终前的想法。 唐 柳宗元 《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故二稚未齓,良人在远,不及有绪言遗念以传於后,则我呼天之痛宜有加焉。” (2).以死者遗物留作纪念。 前蜀 韦庄 《悼亡姬》诗之二:“开篋每寻遗念物,倚楼空缀悼亡诗。”《水浒传》第五六回:“先父临终之日,留下这些东西,教寄与哥哥做遗念。”《儒林外史》第六回:“这两套衣服和这银子,是二爷临终时説下的,送与大老爹做个遗念。” (3).泛指死者遗物。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三曰不受故官财产,是以先监坐化, 常太监 病故 李公 永贞 死后,纍臣所分遗念,堪付一笑。” (4).怀念;留恋。 宋 苏辙 《次韵李昭叙供备燕别湖亭》:“归去 伊川 瀟洒地,不须遗念属清 湘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唐卿 ﹞却为阴德上损了,迟了功名,心里有些懊悔,却遗念那女子不置。” 坦腹(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郗太傅 在 京口 ,遣门生与 王丞相 书求女壻。丞相语 郗 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 郗 曰:‘ 王 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 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 逸少 ,因嫁女与焉。”后称人婿为“令坦”或“东牀”,本此。 五代 无名氏 《玉溪编事·参军》:“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2).舒身仰卧;坦露胸腹。 唐 杜甫 《江亭》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诗。”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一日, 子厚 ( 章惇 )坦腹而卧,适 子瞻 自外来,摩其腹以问 子瞻 曰:‘公道此间何所有?’ 子瞻 曰:‘都是 * 底家事。’ 子厚 大笑。” (3).比喻赤诚。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纪人物·陆应旸》:“平生热肠坦腹,善赴人缓急。” 高吟(1).高声吟诵;高声歌唱。《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佇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唐 郑谷 《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诗:“结綬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蚂蚁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却在枝头高吟,一面还笑蚂蚁俗。” (2).高妙的吟唱。《文选·嵇康<琴赋>》:“慕 老童 於 騩 隅,钦 泰容 之高吟。” 刘良 注:“ 泰容 , 黄帝 乐师,故慕而钦之,以为高吟,而引清志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昨日到大剧院,一见旧歌剧花露润融,高吟沉抑。” 瓮下谓醉于酒瓮下。 唐 李瀚 《蒙求》诗:“ 阮宣 杖头, 毕卓 瓮下。”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参见“ 瓮眠 ”。 毕卓晋 吏部郎 毕卓 ,常饮酒废职。邻舍酿熟, 卓 夜至其瓮间盗饮,为人所缚,明旦视之,乃 毕吏部 。旋解缚,遂与主人饮瓮侧,致醉而去。事见《晋书·毕卓传》。后常以指嗜酒成癖的人。 北周 庾信 《答王司空饷酒》诗:“未能扶 毕卓 ,犹足舞 王戎 。”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诗之二:“瓮间 毕卓 防偷酒,壁后 匡衡 不点灯。” 明 刘兑 《娇红记》:“不觉的烂醉在佳人锦瑟边,可知道 毕卓 在瓮头眠?” 篱根竹篱近地处。 唐 高适 《宋中遇陈二》诗:“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唐 皮日休 《秋晚留题鲁望郊居》诗:“簷上落鬭雀,篱根生晚潮。” 清 汤潜 《雁宕载菊寄谢明王子》诗:“日日篱根下,閒吟兴不穷。” 遥想回想很久以前的事 遥想当年 对义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从儒家经籍中摘句为题,考生根据经义解题作文。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 晦庵 省试,经题出‘刚中而应’,连案者云:‘此句凡七出。’先生嘿数止五出,乃据所记对义。”《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有举人呼噪於贡院门” 元 胡三省 注:“其进士试诗、赋、文、策、帖经、对义。” 乘风破浪顺势乘长风,踏破万里浪。形容办事一帆风顺,发展迅猛,也比喻志趣远大,勇往直前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李白《行路难》 试问(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 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2).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问。《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有底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