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友人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之望 |
释义 | 和友人原文坐阅江城岁月迁,心劳政拙岂能贤。昔游泉石迷寻访,故里风烟喜接连。 聊假颁宣行素学,敢将迟暮叹华颠。 他年良史徵佳什,会入西京循吏篇。 诗词问答问:和友人的作者是谁?答:王之望 王之望和友人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江城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岁月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劳政(1).谓劳役繁重之政。《后汉书·臧宫传》:“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 (2).劳绩,政绩。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臣僚转官及差遣体例》:“其幕职州县官,未该磨勘,而有上项劳政者,亦与比类升擢。” 能贤有才能而又有道德者。《左传·隐公三年》:“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学也,岂曰能贤。” 唐 钱珝 《为徐相公让加食邑表》:“臣某伏惟尊号皇帝陛下文武应天,忧勤厚国,旁求翊赞,慎择能贤,如臣之才,焉可执政?” 泉石指山水。《梁书·徐摛传》:“﹝ 朱异 ﹞遂承间白 高祖 曰:‘ 摛 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高祖 谓 摛 欲之,乃召 摛 曰:‘ 新安 大好山水, 任昉 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 宋 杨万里 《送刘惠卿》诗:“旧病诗狂与酒狂,新来泉石又膏肓。” 寻访访求寻找。《后汉书·逸民传·梁鸿》:“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鸿 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独所谓家乘者,仓忙间为人窃去,寻访了不可得。”《红楼梦》第九八回:“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 碧野 《山城灯火》:“我路过山城 重庆 ,寻访一位多年被禁锢在图书馆一角整理古籍的老友。” 故里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唐· 李中《送人南游》 风烟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接连(1) 连续不断地 接连好几天 (2) 一个接一个地;一次接一次地 接连不断地传来好消息 颁宣谓逐个赐予。 宋 宋祁 《寒食》诗:“鼇署侍臣贪出沐,珉糜珠馅愧颁宣。” 素学平素所学。 宋 曾巩 《思政堂记》:“﹝ 王君 ﹞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脩其政。” 宋 曾巩 《应举启》:“仰遵旧礼,敢忘桑梓之恭;輒进曼辞,庶当鸡鶩之贄。察其素学,采以寸长。”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暮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杜甫《甘林》 迟暮之感 华颠白头。指年老。《后汉书·崔駰传》:“ 唐且 华颠以悟 秦 , 甘罗 童牙而报 赵 。” 唐 卢肇 《被谪连州》诗:“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清 赵翼 《接张廉船书寄答》诗:“欲作报章无别语,相期健饭到华颠。”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三章>之一》:“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他年(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良史(1).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左传·宣公二年》:“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 刘向 、 扬雄 博极羣书,皆称 迁 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2).指信实之史书。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 梁启超 《新史学·论书法》:“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 佳什好诗,优美的诗作。 唐 许浑 《酬钱汝州》诗序:“ 汝州 钱中丞 以 浑 赴 郢城 ,见寄佳什。”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於是搜访滨 资 郡县名流佳什,辑《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 严复 《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忽蒙佳什誉过庭,语重情深谁敢荷?”参见“ 什 ”。 西京古都名。(1) 西汉 都 长安 , 东汉 改都 洛阳 ,因称 洛阳 为 东京 , 长安 为 西京 。(2) 隋炀帝 建 洛阳 为 东京 ,因称 长安 为 西京 。(3) 唐 显庆 二年,以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长安 为 西都 ,一称 西京 , 天宝 元年,定称 西京 , 至德 二载,改称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 ,因 凤翔 是两京未复时 肃宗 之驻地,改 凤翔郡 为 凤翔府 ,建号 西京 , 上元 元年,废京号。(5) 南诏王 寻阁劝 时,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为 西京 ,至 世隆 称帝,改称 中都 。(6)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 ,以 魏州 为 东京 兴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晋王 旧都 太原府 为 西京 ,十一月复 唐 旧制改 西京 为 北京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复 唐 旧制以 京兆府 为 西京 ,至 晋 天福 三年罢京。(8) 五代 后晋 天福 三年自东都 河南府 迁都 汴州 ,以 汴州 为 东京 开封府 ,改东都 河南府 为 西京 , 汉 周 及 北宋 沿袭不改。(9) 辽 重熙 十三年,升 云州 为 大同府 ,建号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长安 ,称 西京 。(11) 明 张献忠 以 蜀 王府为宫, 成都 曰 西京 。 循吏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