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墙西一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克庄 |
释义 | 墙西一首原文只留一影伴山房,坐待墙西隙月光。鹤忽归来寻旧里,燕犹相对语斜阳。 虽无传附青云显,赖有书消白日长。 万一载醪人问字,为言侬仅识偏旁。 诗词问答问:墙西一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参考注释山房(1).山中的房舍。《新唐书·李德裕传》:“又按属州非经祠者,毁千餘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舍,寇无所廋蔽。”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又送郑伯昌》词:“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 (2).山中的寺宇。 唐 温庭筠 《宿白盖峰寺》诗:“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 宋 苏轼 《宿临安净土寺》诗:“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3).山中的书室。《宋史·李常传》:“少读书 庐山 白石僧舍 。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 李氏山房 。” 清 陈衍 《元诗纪事·李孟》:“君辞归,筑山房,摘 李公 诗语为扁名。” 坐待坐等 月光月亮的光线 归来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相对(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无传没有留传;没有传播。 唐 韩愈 《南山诗》:“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呪;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新五代史·宦者传赞》:“国家兴废之际,岂无谋臣之畧,辩士之谈?而文字不足以发之,遂使泯然无传於后世。”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诗·陆少保完》:“自次其诗文为《水村集》二十卷……余得其所次集草藁,惜其遂无传也,为略存之。” 谓没有对儒家经文写下解释、阐发的文字。《史记·儒林列传》:“﹝ 申公 ﹞退居家教……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百餘人, 申公 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 司马贞 索隐:“谓 申公 不作《诗》传,但教授。”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 盾 ( 赵盾 )不诛,无传,何也?曰:世乱义废,背上不臣、篡弑覆君者多,而有明大恶之诛,谁言其诛?” 青云(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白日(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万一(1) 万分之一,表示极小的部分 万一之得。——《聊斋志异·促织》 (2) 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定 万一下大雨,我也一定来 载醪携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八:“ 子云 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逯钦立 注:“载醪,载酒,抬酒送到。 丁 注:‘《汉书·扬雄传》: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 问字请教学问 闻道携壺来问字。——苏轼诗 客来问字莫载酒。——黄庭坚《谢送碾壑源栋芽》 为言(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 (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偏旁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