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九效医国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葛立方 |
释义 | 九效医国原文破纽绝路兮民不支,不了兰世故兮举世无医。病在腠兮废汤熨,未至血脉兮施针石。 布指於位兮息至不知,阴阳倒置兮寒凉逆施。 内实兮饵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天生卢扁兮授术上池,跻民寿兮至期颐。 诗词问答问:九效医国的作者是谁?答:葛立方 参考注释绝路走不通的路;死路 不支不能支撑。谓力量不够。《新唐书·郭震传》:“ 乌质勒 之将 闕啜忠节 与 娑葛 交怨,屡相侵,而 闕啜 兵弱不支。”《明史·俞通海传》:“遇於 康郎山 ,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四章第三节:“ 鹏程 刚抵 保安门 附近亦遇敌军,不支而退。” 不了(1).不明了;不明白。《春秋·庄公二四年》“ 郭公 ” 晋 杜预 注:“自 曹羈 以下,《公羊》、《穀梁》之説既不了,又不通之於 左 氏,故不採用。” (2).未完;没完。《晋书·庾纯传》:“旦有小市井事不了,是以后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王翁 夫妻﹞虽不知这些情头,晓得冤债不了,惊怖恍惚成病,不多时,两个多死了。”《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象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毬,每日淘气不了。”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 (3).常置动词后,强调动作的不可能。 唐 韦应物 《温泉行》:“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 杜陵 一男子。” 张天翼 《最后列车》:“不干鬼子咱们活不了!” (4).谓不能了结。 清 薛福成 《与法兰西立约通商保护越南议》:“夫壹意欲战,则将使彼不能转圜,兵连祸结,致成不了之局。” 世故(1) 通达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 老于世故 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琐忆》 (2) 应酬;敷衍 他也世故了几句 (3) 生计 不治世故 (4) 世事变故 世故尚未夷 (5) 世交 世故相逢各未闲 举世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汤熨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热水熨帖患处以散寒止痛。《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素问·玉机真藏论》:“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王冰 注:“皆谓释散寒邪,宣扬正气。” 宋 陆游 《病减》诗:“病减停汤熨,身衰赖按摩。” 血脉体内流动血液的脉络 施针以针刺治疗。《宋史·方技传下·王克明》:“ 魏安行 妻风痿,十年不起, 克明 施鍼,而步履如初。” 布指(1).伸开手指。《大戴礼记·王言》:“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 (2).指伸曲手指。 清 袁枚 《高进之逸事》:“ 牢之 问部下甲兵芻粮, 进之 布指算不爽。” (3).谓挥动手指。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道同气协,无所改更;如鼓和琴,布指成韵。”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授以琵琶,布指濩索,然意弗屑,不肯竟学。” (4).指挥笔书写。 宋 薛季宣 《新作殊亭》诗:“书文两奇絶,踪蹟存布指。”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倒置颠倒位置、次序或关系 寒凉寒冷、冰凉 逆施悖理行事。《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唐 柳宗元 《骂尸虫文》:“﹝尸虫﹞以通行直遂为颠蹶,以逆施反鬭为安佚。”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故治天下者,惟能知其孰为身、孰为爪甲,孰为手足,指而不逆施之,则庶几乎弗悖矣。”参见“ 倒2行逆施 ”。 内实(1).指家中的妻妾及财物。《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齐 庆封 好田而耆酒,与 庆舍 政。则以其内实迁于 庐蒲嫳氏 ,易内而饮酒。” 杜预 注:“内实,宝物、妻妾也。” 章炳麟 《箴新党论》:“如 瞿式耜 之忠纯,而犹有内实五姬,临命 桂林 ,欲与妾诀,为 张同敞 所引止。” (2).谓腹中有才干。《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子 恕 嗣” 裴松之 注引《傅子》:“ 智 子 冲 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 天生(1) 天然生成 在他身上有一股天生的活力,就像阿尔卑斯山山洪一样 天生的领袖 她天生温文有礼 他天生爱美 某种天生的进行观察上的无能 (2) 命中注定 但是功名迟早自有一定,天生应叫的苦也要吃的。——《儿女英雄传》 卢扁即古代名医 扁鹊 。因家于 卢国 ,故又名“卢扁”。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口不能言臆对,虽 卢扁 药石难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我这病 卢扁 也医不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医者闻之曰:‘是形神已离,虽 卢扁 莫措矣。’” 清 方文 《麻城赠枯木大师四十八韵》:“末俗有通病, 卢扁 难以痊。”参见“ 卢医 ”。 上池见“ 上池水 ”。 期颐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 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慤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 《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郁达夫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觴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