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冬朝访谢氏园林时主人未起留题壁间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王邦畿 |
释义 | 原文积雨解重霄,行寻趁蚤朝。 寒林爱初日,扶杖过危桥。 梅影无遗叶,溪流有剩潮。 向南亭子上,高挂道人瓢。 诗词问答问:《冬朝访谢氏园林时主人未起留题壁间》的作者是谁?答:王邦畿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参考注释积雨长久下雨 积雨成灾 重霄指极高的天空。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九重霄”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乐《蝶恋花·答李淑一》 寻趁(1).寻觅;寻找。 宋 杜安世 《玉阑干》词:“几回独睡不思量,还悠悠梦里寻趁。”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小孩儿每掿着铜钱,兜着米豆,则他把我闻风儿寻趁。” (2).寻隙责备。《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做官里头还有许多不平处:进士官就是个铜打铁铸的,撒漫做去,没有敢説他不字;科贡官兢兢业业,捧了卵子过桥,上司还要寻趁他。”《醒世姻缘传》第八回:“ 珍哥 虽也是与 晁住 寻趁了几句,不肯与他着实变脸,只是望着 晁大舍 沉邓邓的嚷,血沥沥的咒。” 寒林(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初日刚升起的太阳。 南朝 梁 何逊 《晓发》诗:“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 唐 虞世南 《初晴应教》诗:“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当初日东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则满崖浮彩腾跃,焕然夺目。”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初日上,征尘起。” 扶杖拄杖。《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万石君 以 元朔 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 建 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扶杖陵圮阯,刺船犯枯葑。”《宋史·儒林传七·真德秀》:“深村百岁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欢声动地。” 危桥高耸之桥。 唐 许浑 《南楼春望》诗:“野店归山路,危桥带郭村。”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之四:“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 梅影梅花之疏影。 宋 汪藻 《点绛唇》词:“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宋 范成大 《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书到 石湖 春亦到,平堤梅影縠纹生。” 元 刘秉忠 《焚胜梅香》诗:“簷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无遗一点不遗留 屠戮无遗 溪流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亭子(1) 花园、公园或娱乐场所供游乐或休息的小建筑,有时为装饰性的 在亭子中野餐 (2) 凉亭,常建在花园或花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常由柱子支承屋顶建造 道人(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