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皮日休 |
释义 |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原文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輈小。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诗词问答问: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的作者是谁?答:皮日休 全唐诗:卷611-5 参考注释湖海志隐居的志向。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輈小。” 不厌(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 (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 (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 (4).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 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魘 ”。 月中每月的中间几天 惊起因受惊吓而突然动作 深夜突然听到枪声,大家都从床上惊起 波文见“ 波纹 ”。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平波见“ 平陂 ”。 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