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思归引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于濆 |
释义 | 思归引原文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身同树上花,一落又经岁。 交亲日相薄,知己恩潜替。 日开十二门,自是无归计。 诗词问答问:思归引的作者是谁?答:于濆 全唐诗:卷599-42 参考注释南亩指田野 转而缘南晦(晦,同“亩”)。——《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东堂桂《晋书·郤詵传》载: 郤詵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后迁官, 晋武帝 于 东堂 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称科举考试及第为“东堂桂”。 五代 齐己 《赠孙生》诗:“待折 东堂 桂,归来更苦辛。” 宋 张先 《感皇恩》词:“第名天陛首 平津 , 东堂 桂,重占一枝春。”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词:“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 东堂 桂。” 一落(1).指一个营聚。《新唐书·王承乾传》:“又好 突厥 言及所服,选貌类 胡 者,被以羊裘辫髮,五人建一落,张毡舍。” (2).表数量。用于重迭在一起的东西。 冰心 《张嫂》:“ 张嫂 已把洗好的衣服被单,送了上来……一落的都放在我的床上。”如:一落碟子;一落儿书。 交亲(1).谓相互亲近,友好交往。《荀子·不苟》:“交亲而不比。” 唐 罗隐 《东归》诗:“双闕往来慙请謁, 五湖 归后耻交亲。” (2).亲戚朋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吴 不信前日之盟,弃贡赐之国而灭其交亲。” 明 刘基 《门有车马客行》:“居家倚骨肉,出家倚交亲。” 清 顾炎武 《赠路光禄太平》诗:“节侠多 燕 赵 ,交亲即弟兄。” 日相方术的一种。谓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后汉书·循吏传·王景》:“初, 景 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於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於事用者,集为《大衍玄基》云。” 李贤 注:“日相,谓日辰王相之法也。”王相,即旺相。 知己(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潜替暗暗地冷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 梁生 ﹞不终席而去,从此与 汪 刘 不甚视密,交情潜替。” 十二门古代京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总计有十二门。《周礼·考工记·匠人》“旁三门” 汉 郑玄 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 贾公彦 疏:“子丑寅卯等十二辰为子,故王城面各三门,以通十二子也。”《后汉书·百官志四》:“ 雒阳 城十二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三辅决录》曰:‘ 长安 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此指 长安 。 自是(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无归(1).不回去;不回归。《诗·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唐 李洞 《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尘刼自营还自坏,禪门无住亦无归。” (2).无所归宿。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景公 覩婴儿有乞於途者。公曰:‘是无归夫。’ 晏子 对曰:‘君存,何为无归!’” (3).指不出嫁。 宋 叶适 《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终以豫治,而不使其女之无归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