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上平西
朝代 元代
作者 刘处玄
释义

上平西原文

想人生,老与少,似春秋。
恰幼年、却变白头。
莫争空假,无常气断卧荒丘。
大都三万六千日,多病多愁。
崇真道,敬真圣,明真理,了真修。
侍二尊、至孝全周。
全家拔宅,功成同去到瀛洲。
出离生死无来去,阆

诗词问答

问:上平西的作者是谁?答:刘处玄
问:上平西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上平西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处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处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幼年

年纪幼小

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空假

佛教语。谓事物均具备自性空无和幻相宛然两个方面。《南史·周颙传》:“ 顒 音辞辩丽,长於佛理,著《三宗论》,言空假义。” 巨赞 《评熊十力所著书》七:“正智寂时,无有生灭、明暗、空假等相貌,毕竟离言,毕竟无得,字之曰心性。”

无常

(1) 佛语。生灭变化不定

法令亡常。(亡通“无”。)——《汉书·李广苏建传》

反复无常

(2) 迷信的人指人将死时勾魂的鬼

(3) 婉辞,指人死

一旦无常

气断

犹言魄力。《北齐书·刘贵传》:“ 贵 刚格有气断,歷 尒朱荣 府骑兵参军。”

大都

中国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营建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多愁

常忧愁。 唐 戴叔伦 《江上别张欢》诗:“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宋 王禹偁 《遣兴》诗:“百年身世片时间,况是多愁鬢早斑。”

真道

犹真理。旧时常指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教义。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所以真道不交乎世,神仙罕游人间,正为此耳。” 唐 康骈 《剧谈录·严使君遇终南山隐者》:“ 大中 末, 建州 刺史 严士则 本 穆宗 朝为尚衣奉御,颇好真道。”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叙》:“抑或有心怀疑义者欲寻其绪而识其端,不遇解释之人而疑终莫袪,无怪乎真道日在天下而真理终不明於人心也。”

真圣

指神仙。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凡庸 * ,少乐 * ,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啟降。自顾腐秽,无地自安。”

真理

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你说出了一个真理

真修

精诚修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证果》:“对 章子厚 数语暗嘲,顿起 琼崖 祸祟,仍在京师寄住,还期浄土真修。”

二尊

指父母。《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 ﹞於父母墓前自誓曰:‘维 永和 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 羲之 敢告二尊之灵。’”

至孝

谓极尽孝道。《礼记·祭义》:“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楷 ( 李楷 )字 公超 , 河 南人,以至孝称,栖迟山泽,学无不贯,徵聘皆不就。”《北齐书·元孝友传》:“崇壮丘陇,盛饰祭仪,邻里相荣,称为至孝。”

全周

(1).犹全面。《西游记》第六七回:“自拜 灵臺 方寸 祖,学成武艺甚全周。”

(2).整个星期。《文汇报》1984.8.16:“看来,目前的门市部必须进行整顿,要从为顾客服务出发,调整营业时间,实行全周营业。”

全家

整个家庭;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 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拔宅

(1).见“ 拔宅上昇 ”。

(2).全家迁移。 宋 文天祥 《怀杨通州》诗:“ 仲连 义不帝 西秦 ,拔宅逃来住海滨。” 清 方文 《舟过芜湖寄怀沉昆铜》诗之一:“君婴钩党祸,拔宅去 章江 。”《花月痕》第四六回:“席散后, 肇受 、 碧桃 各奉老母,就也出城,万帆竞掛,説是向 海门 而去。如许重累,竟一夕拔宅。”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出离

(1).犹佛家所谓涅槃。《华严经》五:“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 唐 慧能 《坛经·行由品》:“ 五祖 曰:‘……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门人,终日供养,祇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古人以有身为患,故欲出离,以求解脱。”

(2).走出;离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一齐观瞻,见个书生,出离人羣。”《水浒传》第五六回:“此时天色未晓,敲开店门,去房里取出行李,拴束做一担儿挑了,计算了房钱,出离店肆,投东便走。”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我装作无所闻见模样,以图欺骗自己,总算已从地狱出离。”

(3).犹超出。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来去

(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14: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