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大雪中李提举惠玻璃泉两榼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耒 |
释义 | 原文南山春雪冻云凝,暗火青灯急霰声。栗烈残年新庆雪,玻璃美酒旧知名。 饥肠未惯犹空吼,冻脸何知辄妄赪。 隐忍且须留一榼,晴明待作探梅行。 诗词问答问:《大雪中李提举惠玻璃泉两榼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参考注释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冻云严冬的阴云。 唐 方干 《冬日》诗:“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暉。” 宋 陆游 《好事近》词:“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词:“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 陆嵩 《新年作》诗:“冻云欲扫未尽扫,红日待生犹未生。”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暗火(1).将熄灭之火;肉眼看不到光焰的火。 唐 白居易 《郭虚舟相访》诗:“寒灰埋暗火,晓焰凝残烛。” 向春 《煤城怒火》第三十章:“灰色的尘土,热得像刚掏出炉的包着暗火的灰。” (2).喻潜存的力量。 宋 苏轼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二豪沉下位,暗火埋湿炭。岂似草玄人,默默老儒馆。” 青灯(1).亦作“ 青鐙 ”。光线青荧的油灯。 唐 韦应物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 兔园 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 (2).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 张令 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栗烈凛冽。形容严寒。栗,通“ 凓 ”。《诗·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朱熹 集传:“觱发,风寒也;栗烈,气寒也。” 宋 范成大 《思佛亭晓望》诗:“栗烈刚风刮病眸,登临何啻缓千忧。” 清 倪承茂 《苦寒行》:“ 燕山 九月即飞雪,玄冬寒气更栗烈。” 残年(1) 晚年;暮年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肯将衰朽惜残年。——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风烛残年 (2) 年终 残年短景 玻璃指天然水晶石之类,有各种颜色。现在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美酒色、香、味俱佳的酒;好酒 美酒佳肴 知名(1) 出名。声名为世所知 知名人士 (2) 闻知其名声或名字 岸旁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3) 告知姓名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 饥肠飢饿的肚子。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之三:“飢肠雷动寻常事,但误生臺两鹊来。” 陈毅 《忆江南·赣南游击词》:“天将午,飢肠响如鼓。” 飢饿的肚子。饥,通“ 飢 ”。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亦指饿着肚子。 宋 梅尧臣 《送苏子美》诗:“ 庐岳 趣最幽,饥肠看瀑布。” 隐忍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 隐忍不发 隐忍以行。——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须留停留;留待。《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选懦之恩,知非国典,且復须留。” 李贤 注:“《东观记》‘须留’作‘宿留’。” 唐 杜甫 《留花门》诗:“ 花门 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晴明明澈,天空明朗 晴明的早晨 探梅寻访梅花。 宋 陆游 《初冬夜宴》诗:“泛菊已成前日梦,探梅又续去年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笑貂裘玉楼粟起,探梅时节。”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