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浮萍寄水行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文珦 |
释义 | 浮萍寄水行原文浮萍寄诸水,漂流本无要。倚水以为命,然后生意蕃。 女子方在室,怙恃父母恩。 及其既结发,托身向他门。 室家以礼合,偕老古所敦。 毕力闺中事,未尝惮其烦。 夙兴崦夜寐,龟勉无后言。 德音罔违越,生育皆充全。 夫壻轻薄儿,翻覆何无端。 青天起云雷,无风作涛澜。 中情一朝异,弃旧淫新婚。 宴尔如兄弟,视我同雠怨。 非唯不见答,暴怒难具论。 妃耦道遂丧,安能久自存。 只怜妾薄命。 仰天每长叹。 愿还念昔者,无为卒相谖。 诗词问答问:浮萍寄水行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参考注释浮萍旧大陆的一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 诸水(1).各条水流。 唐 李白 《清溪行》:“ 清溪 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2).各样的水。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禊泉》:“昔人水辨 淄 澠 ,侈为异事。诸水到口实实易辨,何待 易牙 !” 漂流(1) 漂浮流动 随波漂流 (2) 漂泊,行踪无定 漂流四方 以为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然后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生意(1) 商业经营;买卖或往来 成立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公司 (2) 指经商的店铺 好几个城市都有他们的生意 (3) 工作;活儿。也泛指职业 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红楼梦》 (4) 生机 春天的大地生意盎然 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猫》 女子(1) 女人,女性的人 女子种花烹调,男子打猎钓鱼 (2) 女人,女流 (3) 女孩子 小女子毋多谈。——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女子先有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在室女子已订婚而未嫁,或已嫁而被休回娘家,称“在室”。后亦泛指女子未婚。《仪礼·丧服》:“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髽,衰三年。” 郑玄 注:“言在室者,谓已许嫁。”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女子二人在室,虽皆幼,侍疾居丧如成人。”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慎刑宪·谨详谳之议》:“妇人从夫者也。在室之女当从父母,已醮之妇则当从夫家。” 怙恃(1) 依仗;凭借 古恃其险 (2) 父母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小雅·蓼莪》 (3) 后来用“怙恃”为父母的代称 少失怙恃 父母(1)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结发(1) 束发 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 指结为夫妻 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江淹《杂体·李都尉从军》 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托身(1).寄身;安身。 唐 刘长卿 《小鸟篇上裴尹》:“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宋 孔平仲 《西行》诗:“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 明 宋濂 《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为汝之计,莫若托身势家而心存 吴氏 。” 郑振铎 《海燕》:“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 (2).犹托生。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有两个顽仙,一双玄女,偶犯小过,謫落人间。那顽仙托身,一个姓 柳 ,一个姓 张 。”参见“ 托生 ”。 室家(1).房舍;宅院。《书·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 曾运乾 正读:“言为国如作室,既高其垣墉,以防大寇,亦当塞向墐户,以防宵小。”《论语·子张》:“譬之宫墙, 赐 之墻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 明 唐顺之 《吴氏墓记》:“ 吴翁 乃于生时预为葬地,其营壙也如营其室家,其植木於墓也,如植於园圃。”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国民皆诗,亦皆诗人之具,而 德 卒以不亡。此岂篤守功利,摈斥诗歌,或抱异域之朽兵败甲,冀自卫其衣食室家者,意料之所能至哉?” (2).夫妇。《诗·周南·桃夭》:“ *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孔颖达 疏:“《左传》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 朱熹 集传:“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汉书·匡衡传》:“臣又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孙秀 降 晋 , 晋武帝 厚存宠之,妻以姨妹 蒯氏 ,室家甚篤。” 宋 苏轼 《代侯公说项羽辞》:“今 秦 氏已诛,天下且定,民之父子室家,皆得保完以相守也。” (3).妻子。《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 安定 皇甫规 妻者,不知何氏女也。 规 初丧室家,后更娶之。” 宋 庄季裕 《鸡肋篇》卷中:“ 广南 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妇女多嫁於僧。”《剪灯新话·爱卿传》:“﹝ 爱卿 ﹞乃收泪自叙曰:‘妾本娼流……幸蒙君子求为室家。’”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情引》:“我 淳于毅 年逾弱冠,未有室家,假如得配如此,方不负歷年择配之苦心呢。” 郭沫若 《<虎符>后话》:“ 信陵君 没有后,可以作为他本没室家的一个旁证。”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诗·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楚辞·大招》:“室家盈庭,爵禄盛只。”《汉书·高帝纪上》:“﹝ 汉王 ﹞过 沛 ,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隆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弊,閭里愁嗟。”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诗:“篤论尊 尼父 ,清裁企 仲由 。当追君子躅,不与室家谋。” 马君武 《从军行》:“军人别慈母,整装赴前敌……生儿奉祖国,岂为室家谋。” (5).家家,家家户户。《书·仲虺之诰》:“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 宋 苏轼 《贺时宰启》:“惟民罔知,合语则圣。凡有詔令,率先惠慈,固已遐邇争传,室家胥庆。” 偕老共同生活到老 白头偕老 百年偕老 毕力尽力;竭力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闺中(1).宫室之中;馆室之内。《楚辞·离骚》:“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王逸 注:“言君处宫殿之中,其闺深远,忠言难通。” 清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明鐙曜闺中,清风凄已寒。” (2).特指女子所住的地方。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游士某,在 广陵 纳一妾,颇嫺文墨,意甚相得,时於闺中倡和。” 鲁迅 《呐喊·阿Q正传》:“然而不多久,这 阿Q 的大名忽又传遍了 未庄 闺中。” 未尝(1)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夙兴早起。《礼记·昏义》:“夙兴、妇沐浴以俟见。” 孙希旦 集解:“夙,早也,谓昏明日之早晨也。兴,起也。”《汉书·武帝纪》:“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 颜师古 注:“夙兴,早起也。” 清 方文 《潜山道中》诗:“策蹇愁荒道,闻鷄戒夙兴。” 后言背后訾议。《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旧唐书·哀帝纪》:“虽云勇退,乃有后言,自为簿从之酋,颇失人臣之礼。” 蒋维乔 《中国教育会之回忆》:“在社员眼光中,似乎中国教育会反借学社收入之学费以生存。社员之褊激者,即对教育会有后言。” 德音(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郑玄 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魏书·宗钦传》:“足下兼爱为心,每能存顾,养之以风味,惠之以德音。” 唐 韩愈 《高君画赞》:“遗书一张,德音不忘。”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倘能先赐德音,犹所说豫大庆。”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国语·楚语上》:“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 唐 宋 ,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 高皇帝 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一切之令,权也,非拨乱反正之常也。”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乞下三司,令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应虫蝗、水旱、灾伤及德音赦书蠲放税赋,及蠲免欠负,并具实数,供报当院。”《平山冷燕》第十六回:“却又不知向何方流荡,竟无跡迹,以辜朝庭德音。”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礼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5).好名声。《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朱熹 集传:“德音,犹令闻也。”《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叙》:“高勋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虽沉鑠於渊壤,美谈飘颻而日载。” 明 何景明 《古怨诗》之二:“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违越违反;背离。《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幸承先人之支体,传茅土之重,不战战兢兢,而违越法度,故朝廷使臣为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海内怖骇,不敢违越。” 清 林则徐 《批驳广州府禀赍义律禀》:“查该领事 义律 节次具禀,均尚諳知体制,不敢稍有违越,何至这一件如此荒唐!” 生育(1) 生产;生养 生育子女 (2) ∶养育;生长 作物生育状况 夫壻亦作“ 夫婿 ”。丈夫。《玉台新咏·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餘骑,夫壻居上头。”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杜甫 《佳人》诗:“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清 刘大櫆 《吴贞女传》:“尔生不识夫壻何如人,遽欲从之如此!” 巴金 《和读者谈<家>》:“有人说她母亲死后,父亲舍不得花一笔嫁女费,故意让她守在家里,不给她找一位夫婿。” 轻薄(1) 言行不庄重、不敦厚 像他的长子一样轻薄 (2) 轻佻;不正经;放荡 举止轻薄 (3) 玩弄、侮辱妇女 (4) 不贵重;不丰厚 礼物轻薄 翻覆(1) 使从直立的、水平的或正常的位置上倾覆 车辆翻覆 (2) 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天地翻覆 (3) 来回翻动身体 夜间翻覆不能眠 无端(1) 没来由;没道理 无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3) 没有尽头 青天(1) 蔚蓝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起云云的生成;转阴 下雨之前起云 无风(1).没有风。 唐 韩愈 《南山诗》:“无风自飃簸,融液煦柔茂。” (2).草名。薇衔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薇衔》:“按 酈道元 《水经注》云: 魏兴 锡山 多生薇衔草,有风不偃,无风自摇。则吴风亦作无风。”参见“ 无风独摇草 ”。 (3).气象学上指零级风。风速每小时小于1公里,烟直上。 涛澜波澜,大浪。 唐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诗:“ 淮水 不絶涛澜高,盛德未泯生英髦。”一本作“ 波澜 ”。 宋 苏轼 《送曹辅赴闽漕》诗:“ 曹子 本儒侠,笔势翻涛澜。” 宋 陆游 《上辛给事书》:“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 中情隐藏在心中的思想或情感 不察余之中情。——《楚辞·离骚》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一朝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弃旧(1).丢弃旧状。《左传·昭公十五年》:“邑以贾怠,不如完旧。贾怠无卒,弃旧不祥。” 杨伯峻 注:“旧指不怠,勤慎。” (2).遗弃旧好。《国语·周语中》:“夫礼,新不閒旧。王以 狄 女閒 姜任 ,非礼且弃旧也。” 汉 蔡邕 《正交论》:“是以君子慎人所以交己,审己所以交人。富贵则无暴集之客,贫贱则无弃旧之宾矣。” 新婚才结婚 宴尔安乐。后指新婚。也作“燕尔” 如兄旧时称结拜的哥哥。参见“ 如兄如弟 ”。 同雠同“ 同仇 ”。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孙权 ﹞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讎。”参见“ 同仇 ”。 非唯亦作“ 非惟 ”。不只;不仅。《左传·昭公八年》:“ 子大叔 曰:‘若何弔也?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非唯雨之,又润泽之。” 明 李东阳 《<琼楼吟稿>序》:“﹝ 杜 诗﹞非惟不易学,亦不易读也。”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暴怒(1) 大怒。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 始皇暴怒 (2) ;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 海水忽然暴怒起来 具论详细讨论。 唐 孔颖达 《周易论·论谁加经字》:“但纬文鄙伪不可全信。其八卦方位之所,六爻上下之次,七八九六之数,内外承乘之象,入经别释,此未具论也。” 宋 秦观 《寄题傅钦之草堂》诗:“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文具於前而略於后例》:“《荀子》此文,传写旧有错误,余作《诸子平议》已订正之,兹不具论。” 妃耦亦作“ 妃偶 ”。1.配偶。指丈夫或妻子。《诗·卫风·有狐序》:“ 卫 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 陆德明 释文:“妃,音配。”《左传·成公八年》:“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北史·列女传序》:“或有王公大人之妃偶,肆情於淫僻之俗。” (2).犹辅佐;副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杜预 注:“谓陪贰。”《国语·晋语三》“镇抚国家,为王妃兮”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 重耳 当伯诸侯,为王妃偶。” 自存(1).自谋生计。《汉书·成帝纪》:“遣光禄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举濒 河 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 南朝 梁 沉约 《改天监元年赦诏》:“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 唐 韩愈 《马君墓志》:“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 (2).自察;自思。《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宋 苏辙 《闭门》诗:“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 (3).保全自己。《商君书·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万乘能以战者,自完也。” 宋 杨万里 《国势》卷中:“奄是数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敌人之制其命,是挟千金而忧贫,有 孟賁 之力而忧弱者也。” 明 周履靖 《咏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薄命生来命运不好,福分不大 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见一对薄命儿女。——《红楼梦》 仰天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长叹悠长的叹气 长叹一声 昔者(1).往日;从前。《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 孔颖达 疏:“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者也。”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诗:“昔者十日雨, 子桑 苦寒飢。”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所以昔者古典主义者和罗曼主义者相骂,甚而至于相打,他们并不都成为丑角。” (2).昨天。《孟子·公孙丑下》:“昔者辞以病,今日弔,或者不可乎……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弔?” 赵岐 注:“昔者,昨天也。” (3).昨夜。《晏子春秋·杂下四》:“有梟昔者鸣。” 王念孙 《读书杂志·内篇杂下》:“ 卢 曰:‘者字衍。昔鸣,夜鸣也。’案, 卢 説非也。古谓夜曰昔,或曰昔者。《庄子·田子方篇》曰‘昔者梦见良人’是也。” 无为(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