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佚名 |
释义 |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原文气明黄钟,万物资始。钦若高穹,吉蠲时祀。 神策泰元,增授无已。 群生熙熙,函蒙繁祉。 诗词问答问: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参考注释明黄正黄色。 元 费著 《蜀笺谱》:“ 谢公 有十色十牋,曰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緑、浅緑、铜緑、浅云。” 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资始(1).借以发生、开始。《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孔颖达 疏:“以万象之物,皆资取乾元而各得始生,不失其宜,所以称大也。” 唐 刘禹锡 《谢裴相公启》:“出坎深之中,平路资始。”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其升降飞扬,莫之为而为万物之资始者,於此言之则谓之天。” (2).指事物起始所凭借者。《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资始既正,守终又令。” 吕延济 注:“言始资正道,终有善名也。” 钦若敬顺。《书·尧典》:“乃命 羲和 ,钦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陈书·高祖纪下》:“ 梁氏 以圮剥荐臻,歷运有极,钦若天应,以命于 霸先 。” 唐 白居易 《策项》:“今陛下以懋建皇极为先,则大化不得下流矣;以钦若前训为本,则大朴不得不復矣。” 高穹苍天。《宋史·世家传二·西蜀孟氏》:“何高穹之不祐,与幽壤之同归!” 吉蠲亦作“ 吉圭 ”。1.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毛 传:“吉,善。蠲,絜也。” 郑玄 笺:“谓将祭祀也。” 朱熹 集传:“吉,言諏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 陆德明 释文:“蠲,古玄反,旧音圭。”《仪礼·士虞礼》“圭为而哀荐之饗” 汉 郑玄 注:“圭,絜也。《诗》曰:‘吉圭为饎。’” 清 龚自珍 《<说文段注>札记》:“肙,一曰空也。 段 注:甑下孔谓之窐,窐亦作瓹,是其义也。吉蠲即吉圭。” (2).祭祀,祀典。 唐 李舒 《让皇帝庙乐章·奠币》:“子孙拜后,承兹吉蠲。” 宋 沉遘 《七言致斋》诗:“君王无意学神仙,独为苍生致吉蠲。”《金史·乐志下》:“降升有节,荐是吉蠲。” 清 顾炎武 《十庙》诗:“追惟定鼎初,遣祀明纶将。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 时祀四时的祭祀。《周礼·地官·牧人》:“凡时祀之牲,必用牷物。” 郑玄 注:“时祀,四时所常祀,谓山川以下,至四方百物。”《吕氏春秋·诚廉》:“昔者 神农氏 之有天下也,时祀尽敬,而不祈福。”《宋史·乐志七》:“钦若高穹,吉蠲时祀。” 神策(1).亦作“ 神筴 ”。卜筮所用之蓍草。《史记·封禅书》:“ 黄帝 得寳鼎神策。”《孝武本纪》作“神筴”。 南朝 宋 颜延之 《大筮箴》:“无曰余逆,神策不豫,南人司箴,敢告驰騖。”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七:“推神筴而统天握纪,启象魏而布令宪和。” (2). 唐 禁军名之一。详“ 神策军 ”。 泰元天之别称。《史记·孝武本纪》:“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筴,周而復始。”《汉书·礼乐志》:“惟泰元尊,媪神蕃釐,经纬天地,作成四时。” 颜师古 注:“泰元,天也。” 宋 沉遘 《章穆皇后斋文》:“授神荚於泰元,占维熊於吉梦。” 无已(1) 没有休止;不止 诛求无已 (2) 不得已 群生众生;一切生物 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汉书·董仲舒传》 熙熙(1) 温和欢乐的样子 其余,则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热闹的样子 天下熙熙。——《史记·货殖列传》 笑语熙熙。——唐· 李朝威《柳毅传》 繁祉多福。《诗·周颂·雝》:“绥我眉寿,介以繁祉。” 郑玄 笺:“繁,多也。” 汉 蔡邕 《汉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诞膺繁祉: 广 歷五卿七公再封之禄, 康 亦由孝廉宰牧二城。九鼎之义,夫人是享。” 宋 曾巩 《贺北京留守韩侍中正旦状》:“顺履昌期,具膺繁祉。” 清 梅曾亮 《杨忠武公赞》:“稽首归里,帝锡繁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