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云贵总督富纲奏报南掌国王遣陪臣进贡祝八旬大庆诗以志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南掌由来古越裳,十年一贡例遵常。 乃知八月八旬庆,虔祝九如九颂章。 所遇何修贶有独,敕几抚万敬无遑。 昌黎歌操思深义,益凛孰治与孰荒。 诗词问答问:《云贵总督富纲奏报南掌国王遣陪臣进贡祝八旬大庆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六 2. 按大清一统志南掌古越裳氏地雍正八年奉表入贡后五年一贡乾隆七年念其道远定为十年一贡嗣是恪遵朝典依期遣使兹据富纲奏南掌国王召温猛遣陪臣八整烘等赍表贡象并称贡期本在来年因今岁欣闻大皇帝八旬圣寿敬于职贡之外另具蒲叶表文一道子象二只以申祝悃等语因先将表文译出驰奏 参考注释由来(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越裳亦作“ 越常 ”。亦作“ 越尝 ”。古南海国名。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成王 之时, 越常 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 颜师古 注引此作“越尝”。 汉 张衡 《东京赋》:“北燮 丁令 ,南谐 越常 。”《后汉书·南蛮传》:“ 交趾 之南,有 越裳国 。 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 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 越裳 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明 唐寅 《白燕》诗:“ 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乌头 汉 使归。”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九如(1).《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尔或承。”本为祝颂人君之词,因连用九个“如”字,并有“如南山之寿,不騫不崩”之语,后因以“九如”为祝寿之词。 清 刘献廷 《寿孟仲闲》诗:“寿君以盘觴,何如以文章……为君陈於前,以代九如颂。” (2).频频来临。 清 金人瑞 《牛叟阎子游元墓有怀故园梅花》诗之六:“不是春风已九如,关门对雨注残书;美人若不搴帷唤,直到他生疏更疏。” 昌黎(1). 唐 韩愈 世居 颍川 ,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县 )人; 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 ,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 。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於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 (2).借指 韩 姓。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按,此“昌黎”指 韩肖胄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