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寄题蔡州鲁公祠堂
朝代 宋代
作者 洪朋
释义

寄题蔡州鲁公祠堂原文

鲁公岩壑姿,劲气不可及。

岁寒万物尽,松柏当霜立。

由来邪正间,厥势不相入。

公当肃代后,窜斥复相袭。

呜呼蔡州殒,义激壮士泣。

周曾计不浅,希烈竟见执。

从古皆有殁,忠烈泰山岌。

使君拊遗迹,丹青辨呼吸。

壮公临大节,生气何当挹。

高咏两贤篇,临风黯于邑。

诗词问答

问:寄题蔡州鲁公祠堂的作者是谁?答:洪朋
问:寄题蔡州鲁公祠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朋的名句有哪些?答:洪朋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缉韵

参考注释

岩壑

(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

(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

劲气

(1).凛烈的寒气。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劲气侵襟袖,簞瓠谢屡设。”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凛劲气於丛楹,起凄风於洞穴。” 宋 苏辙 《王君贶生日》诗:“纯阴十月晚,劲气肃群骄。”

(2).谓刚强正直的气概。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正声谐《韶》《濩》,劲气沮金石。”《明史·杨俊民传》:“ 廷 守 苏州 时,人比之 赵清献 。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清 管同 《与友人论文书》:“垂示古文三篇,比前稍进,然终孱弱无劲气,未得为佳。”

方言。劲头,勇气。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他们认为 胡宗南 在南路吃了三回败仗,就是还有些劲气,也不准再敢冒失进攻上来。”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岁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松柏

(1) 松树与柏树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坚贞的洁操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邪正

(1). * 与正直。《汉书·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宋 苏轼 《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为《穀梁》者曰: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 清 卢文弨 《注<颜氏家训>序》:“又引之使略涉载籍之津涯,明古今之治乱,识流品之邪正。”

(2).星体偏离正常运行轨道为邪,不偏为正。《汉书·天文志》:“其伏见蚤晚,邪正存亡……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伏见蚤晚,谓五星也。日月五星下道为邪。存谓列宿不亏也。亡谓恒星不见。”

相入

(1).互相为用;彼此投合。《国语·周语下》:“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有至而后救之,是不相入也。” 韦昭 注:“不相入,不相为用也。” 宋 苏轼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作此诗与金山元长老》:“莫年欲学 柳下惠 ,嗜好酸咸不相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 骆 ( 骆宾王 )答 裴 ( 裴炎 )书云:‘义士期於壮夫,忠臣出於孝子;既不能推心奉母,亦焉能死节事人。’ 骆 之器识如此,而 裴 以为浮躁浅露,彼方陈力牝朝,詎相入哉?”

(2).佛教语。犹包含。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 法藏 用这种繁琐的分析,说明缘起法之间有同体,有异体,在异体上又有相即(同一)和相入(包含)等关系。”

公当

公正允当。《旧唐书·崔彦昭传》:“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 宋 司马光 《议学校贡举状》:“皆须具状申本州,委知州通判更加审覆,委得公当,然后给牒补之。”《元典章·吏部六·书吏》:“今据见呈相度如准签事, 张承直 所言实为公当。” 明 李东阳 《送都御史陈公之南京》诗序:“弹纠公当,足以厌人心。”

窜斥

贬逐。《新唐书·柳宗元传》:“既窜斥,地又荒癘,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鬱,一寓诸文。” 宋 欧阳修 《仁宗御飞白记》:“少不悦於时人,流离窜斥,十有餘年。”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上:“时相大怒,劾 庭硕 奉使无状,请窜斥。”

相袭

(1).因循;先后沿袭。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圣帝明王,累起相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虽復道极数殫,终然相袭,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辙焉。” 元 陈栎 《勤有堂随笔》:“世俗相袭称 朱子 为 文公先生 ,繆甚。”《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世衰俗敝,淫风相袭。 齐公 乱妹, 新臺 娶媳。”

(2).相连;重迭。 晋 潘岳 《西征赋》:“街衢如一,庭宇相袭。” 明 皇甫冲 《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诗:“倚策眺两湖,波光涣相袭。”

呜呼

(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壮士

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

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

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

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忠烈

(1) 指对国家或人民无限忠诚而牺牲生命

忠烈之臣

(2) 指有这种行为的人

缅怀忠烈

泰山

(1) 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

(2)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有眼不识泰山

(3) 妻父的代称

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 晁说之《晁氏客语》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呼吸

(1) 机体和组织与周围环境交换气体;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 机体和组织与周围环境交换气体的过程;肺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全过程

大节

(1) 高尚的节操

(2) 重要的节日

生气

(1) 活力;生命力

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非常生气

何当

(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郁达夫 《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

(2).犹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3).犹安得,怎能。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 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 ,缩地到京关。”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二:“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清 钱谦益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诗:“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4).犹何况。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不知谁家子,復奏 邯郸 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 越 吟。何当边草白,旌节 陇 城阴。”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灵药,风雨何当忆故人?”

(5).犹合当,应当。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明时正欲精蒐选,荣路何当力荐延。”京剧《雁门关》第一场:“决胜千里辨输赢,单注着 黄巢 今日何当败。”

(6).犹何尝。 晋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高咏

(1).朗声吟咏。 晋 王羲之 《与谢万书》:“兴言高咏,衔杯引满。”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诗:“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七:“自别 吴郎 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

(2).好诗篇;佳作。 宋 梅尧臣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诗:“神还气主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 明 张居正 《寿马年兄母八十》诗:“况是 茂陵 词赋客,可无高咏续《南陔》?”

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于邑

亦作“ 於悒 ”。1.忧郁烦闷。《楚辞·九章·悲回风》:“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 王逸 注:“气逆愤懣,结不下也。” 朱熹 集注:“於音乌。” 汉 牟融 《理惑论》:“玉石同匱, 猗顿 为之於悒;朱紫相夺, 仲尼 为之叹息。”《旧唐书·肃宗纪论》:“臣每读《诗》至 许穆夫人 闻宗国之颠覆, 周 大夫伤宫室之黍离,其辞情於邑,赋諭勤恳,未尝不废书兴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 马超 知 张鲁 不足与计事,又 鲁 将 杨昂 等数害其能, 超 内怀於邑。”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若令思挫於弱毫,教屈於陋墨,言之使人於邑。”

(2).犹呜咽。《史记·刺客列传》:“ 政 姊 荣 闻人有刺杀 韩 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 政 之旁。” 王伯祥 注:“於邑,同‘呜咽’。悲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沬悵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 唐 刘禹锡 《原力》:“客於邑垂涕洟。 刘子 解之……客闻之破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既而秋决有日,女始皇皇躁动,昼去夕来,无停履。每于寂所,於邑悲哀,至损眠食。”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