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听雪为客置茶果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听雪为客置茶果原文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平生外形骸,常恐堕贪著。 时时邻曲来,尚不废笑谑。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诗词问答问:听雪为客置茶果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参考注释病齿牙病;牙齿痛。亦指有病的牙齿。 金 刘迎 《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诗:“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復后,寸进退还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题跋》:“ 冯海粟 先生子 振 题《杨妃病齿图》云:‘ 华清宫 一齿痛; 马嵬坡 一身痛;“ 渔阳 鼙鼓动地来”,天下痛。’” 日夜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医药用于治疗疾病的物质或制剂 对食(1).共同进餐。《东观汉记·鲍永传》:“上大喜,与 永 对食。” (2).面对食物。 唐 杜甫 《夏日叹》诗:“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3).古代指宫女之间或宫女与阄人之间相恋。《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房 与 宫 对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甚相妬忌也。” 房 , 道房 ; 宫 , 曹宫 ,皆宫女。《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 长孙 乳媪曰 客氏 ,素私侍 朝 ( 魏朝 ),所谓对食者也。及 忠贤 入,又通焉。”参阅 吴世昌 《<汉书·外戚传>“对食”解》、《关于宫中“对食”》。 不能(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杯酌亦作“桮酌”。1.一杯所盛,喻少量。《南史·何敬容传》:“暴鳃之鱼,不念杯酌之水。” (2).酒杯。借指酒或酒肴。 唐 戴叔伦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龙沙》诗:“莫怪沙边倒,偏霑杯酌餘。” 宋 杨万里 《秋夕雨馀》诗:“老眼那能舒简编,只要玉虫伴杯酌。”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予观官府之救护者,既蚀而后往,一拜而退,桮酌相命,俟其復也,復一拜而讫事。” 生外(1).物外;世外。 南朝 梁 沉约 《长歌行》:“生外苟难寻,坐为长叹设。” (2).疏远;见外。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四章:“你只是少来两回,怎么倒生外起来了?” 形骸形体(多指人的) 时时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邻曲邻居;邻人。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与二三邻曲,同游 斜川 。”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韩势败笑鉴》:“飢饿乞怜之声,达于邻曲。” 阿英 《明朝的笑话》二一:“一夕,乘醉访邻曲一个隐士。” 笑谑开玩笑,嬉笑戏谑 青灯(1).亦作“ 青鐙 ”。光线青荧的油灯。 唐 韦应物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 兔园 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 (2).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 张令 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窗户(1) 窗和门 (2) ( chuānghu) (3) 房屋墙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鸭脚(1).银杏树的别名。树叶似鸭掌状,故称。 宋 陆游 《十月旦日至近村》诗:“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元 王祯 《农书》卷九:“银杏之得名,以其实之白。一名鸭脚,取其叶之似。” 清 曹寅 《入灵谷寺》诗:“马塍酹客穿陵隧,鸭脚干霄逼相轮。” (2).指银杏的果实。 宋 梅尧臣 《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 宋 陆游 《听雪为客置茶果》诗:“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元 詹时雨 《一枝花·丽情》套曲:“银杏叶彫零鸭脚黄,玉树花冷淡鸡冠紫。” (3).即鸭脚葵。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亦悉备焉。” 范祥雍 校注:“《齐民要术》三‘种葵’注:‘按今世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种别,復有大小之殊,又有鸭脚葵也。’”参见“ 鸭脚葵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