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赠范金卿其二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李白 |
释义 | 赠范金卿其二原文范宰不买名。弦歌对前楹。 为邦默自化。 日觉冰壶清。 百里鸡犬静。 千庐机杼鸣。 浮人少荡析。 爱客多逢迎。 游子睹嘉政。 因之听颂声。 诗词问答问:赠范金卿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白 参考注释买名以钱财换取名声;追逐名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二:“ 范 宰不买名,絃歌对前楹。”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邇来狙獪贾胡,以金帛而买名,浅夫狂竖,至用詈駡谤訕,欲以胁士大夫而取名,唉,可恨哉!” 弦歌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前楹殿堂前部的柱子。 唐 李白 《秋夕抒怀》诗:“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宋史·礼志五》:“前楹施帘,设东阁殿后之左右。”《金史·礼志五》:“大乐署设登歌之乐於殿上前楹间稍南,北向。” 自化自然化育。语本《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庄子·秋水》:“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史记·太史公自序》:“ 李耳 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二:“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清。” 冰壶(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 《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 陈所闻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百里(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千庐(1).谓武卫值宿之所甚多。《文选·张衡<西京赋>》:“徼道外周,千庐内附。” 吕延济 注:“庐,卫兵铺屋也,言千者,举大数也。” 唐 张九龄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诗:“武卫千庐合,严扃万户深。” (2).犹千家,众多的人家。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 机杼指织布机。杼,织布梭子 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不闻机杼声。——《乐府诗集·木兰诗》 浮人(1).在外流浪的人。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新唐书·杨炎传》:“是以天下残瘁,荡为浮人,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 (2).迷惑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诡黄》:“以术浮人,自遭显报。” 荡析(1).动荡离散。《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 晋 氏不纲,关河荡析。”《新唐书·朱敬则传》:“时赋歛繁重,民多荡析。” 李大钊 《大哀篇》:“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 (2).引申为消灭;毁灭。 唐 杜甫 《北征》诗:“姦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逢迎(1) 违心趋奉迎合 逢迎拍马 (2) 迎接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嘉政善政;德政。 唐 李颀 《送马录事赴永嘉》诗:“赠尔八行字,当闻嘉政传。”嘉,一本作“ 佳 ”。 宋 朱熹 《北山纪行》诗之十二:“英僚树嘉政,素友厉孤节。” 颂声歌颂赞美之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何休 注:“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 汉 扬雄 《法言·孝至》:“ 周康 之时,颂声作乎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彷彿风尘,用垂颂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