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逍遥咏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太宗 |
释义 | 逍遥咏原文逍遥通物性,大道有圆方。山谷高深浅,人心自短长。 阴阳穷岂竭,造化入无疆。 尘埃飞作垢,惊雁不成行。 诗词问答问:逍遥咏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参考注释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通物谓通晓物理人情。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 宋 叶适 《沉元诚墓志铭》:“君閎而懋之,通物以性,成身以行,应事以理。” 大道(1) 宽阔的道路 (2) 正确的道理 合于大道 圆方(1).古代盛菜肴的器具。《文选·张衡<南都赋>》:“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李善 注:“圆方,器也。” 汉 王粲 《公讌》诗:“佳肴充圆方,旨酒盈金罍。” 清 钱谦益 《重阳次日徐二尔从馈糕蟹》诗:“肴具圆方杂醢熬,白衣今日送衡茅。” (2).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以“圆方”代称天地。语出《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唐 刘禹锡 《楚望赋》:“圆方相涵,游气杳冥。” (3).谓随物赋形,或方或圆。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委曲》:“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宋 范仲淹 《金在熔赋》:“因烈火而变化,逐懿范而圆方。” 山谷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 不论在河滩、平原、丘陵、山谷或高山都能生长。——《杨树》 高深水平,程度等不一般,超出平常(多指学问、技术的造诣) 他有高深的学问 人心(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短长(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造化(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无疆没有穷尽;无限 万寿无疆 尘埃(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惊雁犹言惊弓之鸟。 宋 陆游 《书斋壁》诗:“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成行指旅行、出访等出发上路;启程旅行 年底恐难成行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