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咏文彭刻章四首·其三·纫兰为佩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由来今古兰非一,纫佩应求楚畹间。 不屑当朝刀笔吏,却于刀笔见高閒。 诗词问答问:《咏文彭刻章四首·其三·纫兰为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四 2. 朱子楚辞瓣證谓古所谓香草花叶皆香燥湿不变故可刈而为佩若今所谓兰自宋以来画家沿误俱作建兰非楚辞纫佩之兰也详见向所订离骚香草图说是章刻此语故按及之 参考注释由来(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今古(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纫佩语出《楚辞·离骚》:“纫秋兰以为佩。”谓捻缀秋兰,佩带在身。后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德泽或教益铭感于心,如纫佩在身。多用于书信。 应求应和,响应。语出《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多用于指响应征召。《魏书·高祖孝文帝纪》:“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帛二匹;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皆以名闻。” 楚畹《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畂。”后因以“楚畹”泛称兰圃。 唐 唐彦谦 《兰》诗之二:“ 谢 庭漫芳草, 楚 畹多緑莎。”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芝兰室图》:“ 蒲庵 释 来復 云:‘…… 商 巖采到连茎瑞, 楚 畹移来奕叶光。’” 不屑(1) 认为不值得 轻之而不屑问焉。——清·刘开《问说》 (2) 形容轻视 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当朝(1) 当前的朝代 (2) 指在位的皇帝或秉政的宰相 (3) 主持朝廷政务 刀笔吏指 * 书的小吏 刀笔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 长于刀笔 刀笔吏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