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霜月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杨亿 |
释义 | 霜月原文月夕露为霜,心知厌独房。吟残犹拥鼻,望极自回肠。 鬓减前秋绿,衣消外国香。 星津谁待报,织素未成章。 诗词问答问:霜月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杨亿霜月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月夕(1) 月夜 花晨月夕 (2) 月末 心知心智。知,同“ 智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旧唐书·柳公绰传》:“寒暑满天地之间,浹肌肤於外;好爱溢耳目之前,诱心知於内。”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性》:“人之血气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诗:“ 丹阳 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 李咸用 《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 鲁 客,难得是心知。” 明 冯梦龙 《山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拥鼻(1).掩鼻。 唐 杜牧 《折菊》诗:“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后蜀 顾夐 《更漏子》词:“旧欢娱,新悵望,拥鼻含嚬楼上。” (2).见“ 拥鼻吟 ”。 回肠喻思虑忧愁盘旋于脑际,如肠之来回蠕动 九曲回肠 前秋去年秋天。 唐 薛能 《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诗:“池中水是前秋水,陌上风惊自古尘。” 唐 张乔 《游边感怀》诗之二:“夜来因得思乡梦,重读前秋转海书。”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六:“阿娘重见话遗徽,病骨前秋盼我归。” 外国本国以外的国家 星津星河,银河。 唐 武则天 《赠胡天师》诗:“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宋 张先 《菩萨蛮》词:“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 清 唐孙华 《七夕喜雨》诗之一:“遥想星津正清浅,今宵添得饮牛波。” 待报(1).等候批覆。《晋书·刘颂传》:“时 蜀 新平,人饥土荒, 颂 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周书·长孙俭传》:“ 俭 旧尝诣闕奏事,时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新唐书·严郢传》:“御史臺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 * 许偿死,论徒者得悉徙边。” (2).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折:“一个待报的犯妇,不知为甚么?好是凄惨也呵!”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大人, 张鼎 行至禀墙边,见一个待报的囚人,称冤叫屈。”《元史·刑法志一》:“自后继体之君,惟刑之恤,凡郡国有疑狱,必遣官覆讞而从轻,死罪审録无冤者,亦必待报,然后加刑。” 织素(1).将丝织为绢帛。素,白色生绢。《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南朝 陈 徐陵 《鸳鸯赋》:“ 炎皇 之季女,织素之佳人。” 唐 张德昇 《声赋》:“织素寒早,调砧夜半。” (2).指已织成之生绢。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之织素。” 成章(1) 成文章 下笔成章 出口成章 (2) 成条理 顺理成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