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止酒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杨万里 |
释义 | 止酒原文止酒先立约,庶几守得坚。自约复自守,事亦未必然。 约语未出口,意已惨不驩。 平生死爱酒,爱酒宁弃官。 亿昔少年月,与酒为志年。 醉则卧香草,落花为绣毡。 觉来月已上,复饮落花前。 衰肠不禁酒,此事今莫论。 因酒屡作病,自祟非关天。 朝来腹告痛,饮药痛不痊。 锐欲绝伯雅,已书绝交篇。 如何酒未绝,告至愁已先。 我与意为仇,意惨我何便。 不如且快意,伯雅再遣前。 来日若再病,旋旋商量看。 诗词问答问:止酒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参考注释止酒戒酒。 晋 陶潜 《止酒》诗:“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宋 陆游 《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诗:“杜门復出叹习气,止酒还开惭定力。” 立约订立契约;成立约定 庶几(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自约自己约束自己。《国语·吴语》:“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其所恶,身自约也。”《汉书·王莽传上》:“克身自约,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闋亡储。”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二》:“往者 孝文 劳谦自约,行过乎俭,故有遗詔以日易月,此谓 夷 惠 激俗,适身而已。”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僕始见君于 长涇 之隅,枉抑憔悴,诚有不平之志,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寃,餘无及也。” 自守(1).自保;自为守卫。《穀梁传·襄公二十九年》:“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民,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史记·郑世家》:“ 宋 颇与 厉公 兵,自守於 櫟 , 郑 以故亦不伐 櫟 。” 唐 杜甫 《蒹葭》诗:“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扬子江 之上游也,其险足以自守,其富足以自保。” (2).自坚其操守。 汉 扬雄 《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 唐 韩愈 《闲游》诗之二:“ 子云 祗自守,奚事九衢尘?”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视其德如乡閭时,不翕翕以趋势,不琐琐以殉利,淡乎自守而不阿。” 清 姚石甫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自我参政府君通籍,至今又十四世,人且数千百计,孝弟未衰,皆清贫自守。” 未必然(1).不一定如此。《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2).犹难道。表反问。川剧《乔老爷奇遇》第二场:“船开走了,未必然这棵柳树儿也开走了不成呀?” 出口(1) 围起或封闭的地方或空间通向外面的通道、门或口儿 (2) 某些东西通过它可出去的地方或开口 (3) 一条水流流入另一条(通常为更大的)水流的地点 一条源头和出口都不为人们知悉的河流 (4) 地下竖井或通道的地面的口 (5) 逃逸或通过的道路 气体通过岩石裂缝找到出口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弃官谓自动解职去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典史再举乡试》:“﹝ 曹文忠 ﹞为 山西 代州 教职,负才不屑卑冗,欲弃官再就试,为吏部驳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朱晦翁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遂弃官不做,隐居本处 武夷山 中。” 年月1.年和月,泛指时间。 2.时代。 3.岁月;日子。香草栽培用于烹调的一种芳香草本植物 来月下月。 南朝 梁武帝 《答陶弘景论书书》之四:“此外字细画短,多是 钟 法。今欲令人帖装,未便得付,来月有竟者,当遣送也。” 苏曼殊 《与刘三书》:“此间学堂俱已开学,但须待来月方可上课也。” 不禁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作病发生疾病,致病。《晋书·顾荣传》:“﹝ 顾荣 ﹞恒纵酒酣畅,谓友人 张翰 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 非关不是因为;无关。 唐 宋之问 《燕巢军幕》诗:“非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 明 刘基 《张子英闲止斋》诗之三:“筑室在城市,而无闤闠声。非关远人世,虑涤境自清。”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非关今日面皮娇,祇为当年舌太饶。” 朝来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饮药(1).喝药。《礼记·曲礼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 汉 王充 《论衡·寒温》:“人中於寒,饮药行解。” (2).特指服毒。《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齐孝王 惧,乃饮药 * 。”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 董昭 为 曹操 谋九锡之事, 荀彧 以为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操 不悦, 彧 饮药而死。”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那饮药 譙玄 ,纳肝 弘演 ,高风劲节真堪羡。” 欲绝感情极其强烈的,感情非常激动的 悲痛欲绝 伯雅古酒器名。《太平御览》卷四九七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酒诲》:“ 荆州 牧 刘表 ,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升,仲受六升,季受五升。”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谁与此翁相暖热,赖有平生伯雅。” 金 元好问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为韵赋》之六:“郑重伯雅生,藉汝聊吐气。”参阅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 绝交断绝友谊或外交关系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两国宣布绝交 如何(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告至(1).古代帝王封禅或出巡时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礼。《书·舜典》“歳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 ,柴” 孔 传:“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 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新唐书·礼乐志四》:“又为告至坛,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 唐 《开元礼》有告至、肆覲、考制度之仪。” (2).古代天子、诸侯外出返回时,祭告祖庙并与群臣一起饮酒的礼仪。又称“饮至”。《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 唐 孔颖达 疏:“孝子之事亲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庙,反必告至……行言告庙,反言饮至,以见至有饮,而行无饮也。”参见“ 告庙 ”、“ 饮至 ”。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快意心情舒畅;称心如意 微风吹来,感到十分快意 来日(1) 将来的日子;未来 来日方长 (2) 第二天 来日早朝 旋旋(1).缓缓。 唐 韩偓 《有瞩》诗:“晚凉閒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元 萨都剌 《游西湖》诗之二:“少年豪饮醉忘归,不觉湖船旋旋移。”《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贬云南传(别集)》:“黄昏救到三更后,旋旋苏省转还魂。” 清 褚人穫 《坚瓠五集·燕京酒肆》:“劝人饮酒,旋旋吹横竹。” (2).陆续;逐渐。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且於诸房更求先代官告文书,并三哥自传闻事,亦旋旋抄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虎杖》:“﹝虎杖﹞六七月旋旋开花,至九月中方已。” (3).回环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言次,婢嫗连衿臂,旋旋围遶之。”亦指团团而转。 赵朴初 《柳营曲》:“看掌中轻举翩翩,惊足尖急奏旋旋。” 频频。 唐 顾况 《焙茶坞》诗:“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商量(1) 交换意见 和他家里的人商量过此事 (2) 商讨 他总是蹲在草地上和别人商量 (3) 购买,问价 终日价无人商量。——《宣和遗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