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无罪福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伯端 |
释义 | 无罪福原文终日行不曾行,终日坐何曾坐。修善不成功德,造恶元无罪过。 时人若未明心,莫执此言乱做。 死后须见阎王,难免镬汤碓磨。 诗词问答问:无罪福的作者是谁?答:张伯端 参考注释终日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不曾(1) 没有,从来就没有 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 (2) 亦作“未曾” 何曾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善不同“ 善否 ”。不,通“ 否2 ”。《国语·晋语一》:“若 紂 有良子而先丧 紂 ,无章其恶而厚其败。钧之死也,无必假手於 武王 ,而其世不废祀至于今,吾岂知 紂 之善不哉?”不,一本作“ 否 ”。 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国演义》 造恶作恶;做坏事。《南史·何尚之传》:“所以罪及同产,欲开其相告,以出造恶之身。”《敦煌变文集·三身押座文》:“见人造恶处强攒头,闻道説经则佯不採(睬)。”《封神演义》第二九回:“不才家兄逆天违命,造恶多端。” 邵式平 《悼念方老太太》:“ * 匪军造恶得很,必然天诛地灭。” 罪过(1) 罪行;过失 汝今何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感谢 罪过村间一老儿,与我衣服盘费 (3) 责备(多见于早期白话) 老拙两个薄薄罪过他两句言语 时人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明心(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学必明心,记问辨説皆餘事。”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丧。” (2).表明心迹。 柳青 《狠透铁》:“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没草屎渣渣!” 言乱言语错乱;说胡话。 汉 张仲景 《伤寒论·不可汗病》:“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 见阎王俗谓死。 唐 崔泰之 《哭李峤》诗:“魂随司命鬼,魄逐见阎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却见先生,这里恰待悬梁。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阎王。” 刘半农 《拟儿歌--小猪落地》:“一条小命见阎王。” 难免不容易避免,免不了 他年纪还小,难免幼稚一点 镬汤(1).佛经所说“十八地狱”之一。用以烹罪人。 唐 顾况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诗:“此辈之死后,鑊汤所熬煎。”《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抛在鑊汤炉炭内,铁叉搅转问根由。” (2).喻水深火热的处境。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有一僕曰 詹荣 ,亦 抚 人……一日,因打木鱼先悟道,作颂云:‘木鱼元来无肚肠,声声唤我出鑊汤。’”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