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六·翠云岩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巀嶭横拖一缕斜,浓青细白蔚槎枒。 有形变态无形韵,粉本真堪示画家。 诗词问答问:《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六·翠云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 2. 山庄东北多重峦复岭游云往来岚翠欲滴虚檐四眺正在千岩万壑中 参考注释巀嶭(1).亦作“ 嶻嶭 ”。山名。一名 嵯峩山 ,又名 慈峩山 。在今 陕西省 泾阳 、 三原 、 淳化 三县交界处。传说 黄帝 曾铸鼎于此。《汉书·地理志上》:“ 池阳 , 惠帝 四年置, 巀嶭山 在北。”巀,一本作“ 嶻 ”。 颜师古 注:“ 嶻嶭 ,即今俗呼 嵯峨山 是也。” 汉 扬雄 《长杨赋》:“左 太华 而右 襃斜 ,椓 嶻嶭 而为弋,紆 南山 以为罝。” 唐 陆龟蒙 《和古杉三十韵》:“恐是 夸娥 怒,教临 嶻嶭 衰。” (2).亦作“ 嶻嶭 ”。高峻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九嵕 巀嶭, 南山 峩峩。”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嶻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嶻嶭,高峻貌也。” 宋 欧阳修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诗:“嶻嶭高城 汉水 边,登临谁与共躋攀。”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剑石铭》:“铭曰:鍊质鸿濛,挺锋巀嶭,正一之气,勿壅勿遏。” 槎枒见"槎牙"。 有形有一定的形体或形式 有形资产 变态(1) 胚胎发育期内动物外形、内部结构和生长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如昆虫的幼虫变成蛹或蝌蚪变成青蛙) (2) 指人的生理、心理的不正常状态 这种双重人是一种变态 无形(1) 没有某事物的形式、名义而有相似作用的 无形的鞭策 (2) 不知不觉中 他们的小组无形中解散了 本真(1) 本源;真相;本来面貌 掩盖本真 (2) 〈方〉∶纯洁真诚 为人本真 画家专精绘画(如图画、图案)的人 中国画家。——蔡元培《图画》 西洋画家。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