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璇源堂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题璇源堂原文溪堂昔以额璇源,疏浚益清资刷浑。 点缀遂因置轩榭,周遭且复筑墙垣。 昔成今憩过曾论,宜也否乎恧那言。 题什壁间明即去,不留寓意戒斯存。 诗词问答问:题璇源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八 2. 乾隆四十二年疏浚团河开拓下游东南流出南苑是为凤河之源又东南流入淀池藉以涤永定河之浊于是就挑挖团河之土略加点缀搆筑行宫以备憩息 参考注释溪堂(1).临溪的堂舍。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2).堂名。 宋 辛弃疾 《满庭芳·游豫章东湖再用韵》词:“ 溪堂 好,且拚一醉,倚杖读 韩 碑。” 邓广铭 笺注:“ 韩愈 有《鄆州溪堂诗》,诗前有长序,记 溪堂 修建因由。” 璇源亦作“璿源”。亦作“琁源”。1.产珠的水流。《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 李善 注引《尸子》:“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诗:“璇源照夜凝冰壶,老蚌就掌生明珠。” (2).指皇族。《旧唐书·恭懿太子佋传》:“第十二子故 兴王 佋 ,毓庆璿源,分华若木,天资纯孝,神假聪明。”《金史·乐志下》:“天启璇源,貽庆定基。” 疏浚疏通淤塞的河道、港口 为了船的吃水,港口仍在疏浚 清资魏 晋 至 唐 时多由士族担任的清贵官职。《北史·宋游道传》:“出州入省,歷忝清资,而长恶不悛,曾无忌讳。” 五代 齐己 《寄朱拾遗》诗:“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旧制,大理寺官初上,召寺僚或在朝五品以上清资保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 唐 制,士族称为清流,作官称为清资官。” 点缀(1) 衬托;装饰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应景儿;凑数儿 (3) 指衬托、装饰的东西 轩榭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 宋 沉辽 《初创二山》诗:“昔人作轩榭,高深奇林麓。” 周遭周围;四周 她对周遭的环境抱着疑惧的态度 且复犹言姑且再。《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復相之。”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还其私。” 宋 陆游 《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雷雨》诗:“牵萝且復补茅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明 刘基 《刘宗文菜窝遣兴》诗:“且復擷其蔬,独酌慰衰晚。” 筑墙设置一道墙或用墙掩蔽 寓意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 寓意深远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