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贺新郎(和刘宰潜夫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夏元鼎 |
释义 | 贺新郎(和刘宰潜夫韵)原文天上神仙路。问谁能、超凡入圣,平虚交付。 三岛十洲无限景,稳驾鸾舆鹤驭。 更驯伏、木龙金虎。 造化小儿真剧戏,炼阳精、要戴乾为父。 须定力,似愚鲁。 三旬一遇交乌兔。 便丹成、天长地久,桑田变否。 四象五行攒簇处,全藉黄婆真土。 无私授、人多胡做。 堪叹红尘声利客,向花朝月夕寻妆妇。 应不解,乘槎去。 诗词问答问:贺新郎(和刘宰潜夫韵)的作者是谁?答:夏元鼎 参考注释天上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神仙(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超凡入圣超越凡俗,达于圣界,多形容造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朱子全书》 平虚虚心平允。《管子·七臣七主》:“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 尹知章 注:“谓平意虚心也。” 交付(1) 支付 交付借款的利息 (2) 交给 交付审判 三岛十洲泛指仙境。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二折:“你则説做官的金章紫綬,我则説出家的三岛十洲。” 明 冯惟敏 《粉蝶儿·咏焦山郭次甫五岳游囊六物》套曲:“见了些 雁荡 天台 , 碣石 、 龙门 ,三岛十洲。”参见“ 三岛 ”、“ 十洲 ”。 无限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鸾舆天子的乘舆。亦借指天子。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鸞舆尊盖,法天列象,垂四鸞。”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其后虽八骏忘返,然鸞舆竟还矣。” 清 方文 《庐山诗·汉王峰》:“鸞舆升碧巘,翠盖翔遥空。” 鹤驭(1).太子的车乘。借指太子。 唐 白居易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诗:“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 (2).指仙人。传说成仙得道者多骑鹤,故名。 唐 吴融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斋》:“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 金 元好问 《缑山置酒》诗:“人言 王子乔 ,鹤驭此上宾。” 明 宋濂 《皇仙引》:“鹤驭遥空不可攀,绣扆斜张香梦懒。” (3).死的讳称。 唐 赵嘏 《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诗:“鹤驭迴飘云雨外, 兰亭 不在管弦中。” 元 王恽 《萧徵君哀词》之二:“鹤驭不来尘世隔,芙蓉城闕月茫茫。” 驯伏(1).驯服,驯顺。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孝》:“ 杨太博 , 资州 人也,年十六,庐父母墓三年,有神灯照墓,猛虎驯伏,有白兔之异。” 元 杨维桢 《奉题子昂骝马图》诗:“东家主人役老段,不取驍腾取驯伏。” 邹韬奋 《经历》五五:“名字不见经传的文人也不见得都是驯伏的羔羊。” (2).使驯顺。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六回:“且以今日民智日开,民权日昌之世,而欲以一姓威严,驯伏亿兆,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 木龙(1).木刻的龙。古代祈雨时用之。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2).木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木龙树。 徐 之 高冢城 南有 木龙寺 ,寺有三层砖塔,高丈餘。塔侧生一大树,縈绕至塔顶,枝干交横,上平,容十餘人坐。枝杪向四下垂,如百子帐。” (3).护堤的木栏。《宋史·河渠志一》:“﹝ 天禧 ﹞五年正月,知 滑州 陈尧佐 以西北水坏,城无外御,筑大隄……復就凿横木,下垂木数条,置水旁以护岸,谓之‘木龙’。”《元史·河渠志三》:“若木龙、蚕椽木、麦秸、扶桩、铁叉、铁吊、枝麻、搭火钩、汲水、贮水等具皆有成数。”《清史稿·高宗纪三》:“丁卯,上奉皇太后渡 河 至 天妃闸 ,閲木龙。” (4).传说栖息在航海大船里的蛇。 清 郁永河 《海上纪略》:“凡海舶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自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若见木龙去,则舟必败。” 金虎(1).指西面方向。语出《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神为 太白 ,有兽 * 。”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颂·刘夔公宏基》:“ 夔公 峥嶸,金虎之精。” (2).西方七宿的通称。《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 望舒 离金虎, 屏翳 吐重阴。” 李善 注:“《汉书》曰:西方,金也……然西方七星,毕昴之属,俱 * 也。” 刘良 注:“毕星,西方宿,故云金虎也。” (3).指金星和昴星。古人以为金星与昴宿相近系兵乱之象。《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大辰匿耀,金虎习质。” 李善 注:“《石氏星经》曰:昴者,西方 * 之宿也。太白者,金之精。太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乱也。” 唐 李嘉祐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诗:“冷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 (4).指太阳。 南朝 梁 刘孝绰 《望月有所思》诗:“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金虎兮屏舍,白帝兮徂驾。” (5).比喻国君所亲厚的小人。《文选·张衡<东京赋>》:“始於宫邻,卒於金虎。” 李善 注:“ 应劭 《汉官仪》曰: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隣金虎。宫隣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隣,贪求之德坚若金,谗谤之言恶若虎也。”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 清 钱谦益 《癸未元日》诗:“禁城云护铜龙晓,阁道风迴金虎清。” (6).器物上的虎形金属装饰。 唐 韩湘 《言志》诗:“寳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 宋 米芾 《书史》:“研滴须琉璃,镇纸须金虎。” (7).指虎。 元 张可久 《人月圆·吴门怀古》曲:“山藏金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一本作“ * ”。 (8).见“金虎臺。” (9).见“ 金虎符 ”。 造化小儿戏称司命之神。喻命运。《新唐书·文艺传上·杜审言》:“ 审言 病甚, 宋之问 、 武平一 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竪,眼见都如许。” 涂女士 《隔绝》:“现在呢,送花的人,爱花的人,都为造化小儿布弄到这步田地,眼看爱的花已经快要枯萎了,还说什么慰藉呢。”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编》诗:“古今欲结忘年友,狡獪曾叱造化儿。” 剧戏(1).嬉戏,游戏。 唐 张鷟 《游仙窟》:“向来剧戏相弄,真成欲逼人。” (2).指变幻戏法。 明 李东阳 《王孟端竹长卷》诗:“ 九龙山 翁兴豪放,手执蜿蜒青竹杖,酒酣怒掷江中流,化作一龙长数丈……人道此翁善剧戏,造化乃在指掌中。” (3).犹演戏。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某留守北京,遣人入大 辽 侦事,回云:见 辽 主大宴群臣,伶人剧戏。” 阳精(1).指太阳。《礼记·月令》“月令第六” 唐 孔颖达 疏:“月是 * ,日为阳精。”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天为积气,地为积块,日为阳精,月为 * 。”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三:“ 荆卿 适 秦 时,白虹贯阳精。” (2).指玉。《周礼·天官·玉府》“王齐,则共食玉” 汉 郑玄 注:“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 孙诒让 正义:“《易·説卦传》云‘乾为玉’,故为阳精。《 * 通义·考黜篇》云‘玉者德美之至也’,故为阳精之纯者。” (3).指山。《公羊传·成公五年》“为天下记异也” 汉 何休 注:“山者,阳精,德泽所由生,君之象。” (4).指传说中的龙。《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惟以梳为枇耳”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是以龙者阳精,以潜为阴,幽灵上通,和气感神,二物相扶,故能兴云。” (5). * 。《说郛》卷七四引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受形》:“男女之合,二精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衝。” (6).指上天之神。《说郛》卷七六引 宋 储泳 《祛疑说》:“盖天地之间,惟阴阳耳。天地者阴阳之祖也。神者,天之阳精,鬼者,地之阴气。” 定力(1).佛教语。五力之一。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见《杂阿含经》卷二六。《无量寿经》卷下:“定力、慧力、多闻之力。”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禪僧。” (2).借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宋 赵善璙 《自警篇·善处事》:“或问 张无垢 ,仓卒中患难中处事不乱,是其才耶?抑其职耶?先生曰:‘未必才识了得,必其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不然,胸中先乱,何以临事?’”《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乡里的妈妈儿,他可晓得甚么叫作恒心,又可晓得甚么叫作定力?” 冰心 《超人》:“ 何彬 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什么定力都尽了,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 愚鲁愚笨粗鲁 乌兔神话谓日中有乌,月中有兔,故以“乌兔”指日月。 晋 左思 《吴都赋》:“笼乌兔於日月,穷飞走之栖宿。”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五八:“但得烟霞供岁月,任他乌兔走乾坤。” 明 高启 《青丘子歌》:“不问龙虎苦战鬭,不管乌兔忙奔倾。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天长地久天地的存在最为长久。用以比喻情感、友谊等与天地共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长恨歌》 桑田(1).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説于桑田。” (2).也专指植桑之田。 唐 韦应物 《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庆 去巡閲,他便説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 (3).指桑田沧海的相互变化。 明 杨珽 《龙膏记·游仙》:“看人间几变桑田,忙提觉柱下仙官,早唤醒绣户嬋娟,休恋着舞镜飞鸞。” 清 吴伟业 《海户曲》:“遂使 相如 夸陆海,肯教 王母 笑桑田。”参见“ 桑田沧海 ”。 (4).古地名。 虢 地。《左传·僖公二年》:“ 虢公 败 戎 於 桑田 。” 杨伯峻 注:“ 桑田 即今 河南省 灵宝县 之 稠桑驛 。” 四象(1).指春、夏、秋、冬四时。体现于卦上,则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易·繫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虞翻 注:“四象,四时也。” 高亨 注:“四象,四时也。四时各有其象,故谓之四象,天地生四时,故曰:‘两仪生四象。’”又《繫辞上》:“《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高亨 注:“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词:“八卦九宫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易》中只有阴阳奇耦,便有四象,如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一说指金、木、水、火。体现于卦上,则为实象、假象、义象、用象。见《易·繫辞上》 孔颖达 疏。 (2).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 * ,南方朱雀。 (3).指日、月、星、辰。《西游记》第一回:“日、月、星、辰,谓之四象。” (4).指阴、阳、刚、柔或吉、凶、悔、吝。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篇》:“天地之四象,阴、阳、刚、柔也。《易》之四象,则吉、凶、悔、吝也。” (5).指暇、顺、雍、嘉四种治政要求。 清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论》:“圣人之以能有名号者,有四象焉:曰暇、曰顺、曰雍、曰嘉。” (6).指六书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体。 清 方以智 《通雅·六书形声转假说》:“ 用脩 曰:六书当分六体。 班固 云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假借、转注是也。四象为经,假借、转注为纬。” 五行(1) 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2) 见“五常” 攒簇集在一处;簇拥 攒簇着荆棘的山谷 黄婆(1).道教炼丹的术语。认为脾内涎能养其他脏腑,所以叫黄婆。 唐 吕岩 《七言》:“九盏水中煎赤子,一轮火内养黄婆。” 宋 苏轼 《与孙运勾书》:“脾能母养餘臟,故养生家谓之黄婆。” 元 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金鼎烹铅,玉炉抽汞,媒合是黄婆,匹配在丹房。”《西游记》第二三回:“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2).即 黄道婆 。 元 代女纺织技术革新家。 清 高不骞 《乌泾夜寻黄母祠故址诗》:“吉贝蛮方物,今栽此地多。职方资赤子,取法自 黄婆 。” 清 钱载 《木棉叹》诗:“ 黄婆庙 , 乌泥涇 ,天晴献鸡酒,愿乞 黄婆 灵。”参阅 元 王逢 《黄道婆祠》诗。 真土(1).在一个地方自然形成的土壤。对“客土”而言。《汉书·陈汤传》:“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 (2).佛教语。真佛土的略称。谓佛真身所住的法性土,对化身所住的化土而言。《药师本愿功德宝卷》:“玄妙消息,不动巍巍,真土立根基。” 私授私自授予。 南朝 宋 王僧达 《上表解职》:“天慈优渥,每越常伦,南蛮护军,旬日私授,臣三省非分,必致孤负。” 胡做胡来,乱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胆狂心醉,使作得不顾危亡,便胡做。” 红尘(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声利客谓热中于名利者。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 花朝月夕亦作“花晨月夕”。二月十五为花朝,八月十五为月夕,引伸指良辰美景 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旧唐书·罗威传》 不解(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汉 枚乘 《七发》:“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贽 《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 柳青 《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 *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哔叽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一:“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阴符经》,至‘禽兽之制在气’经年不解,梦乌衣人教之,遂通其义。” 余开选 《狮子》:“‘你要干啥?’ 王天明 不解地问。”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乘槎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 郡访 严君平 则知之。”后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时。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艺文类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也载有类似的传说: 汉 张骞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经月,到一城市,见有一女在室内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况復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飇道阻, 蓬莱 无可到之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清 孔尚任 《岸桴记》:“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后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诗之一:“乘槎断消息,无处觅 张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只琉球使还消息》诗之一:“闻道乘槎客,安流实快哉。” 清 黄遵宪 《远归》诗:“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説乘槎犯斗还。”参见“ 星槎 ”、“ 浮槎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