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中秋夜感兴·其五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王渐逵 |
释义 | 山中秋夜感兴·其五原文洛源清彻溯明河,浩浩春风散碧波。 洙泗若为分席坐,不知颜闵竟如何。 诗词问答问:山中秋夜感兴·其五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2. 吾谓明道,方之孔门,虽颜闵弗能过也。 参考注释清彻(1).清静明朗。《世说新语·言语》“ 温 曰: 嶠 虽不敏” 刘孝标 注 晋 虞预 《晋书》:“ 嶠 字 太真 , 太原 祁 人,少标俊清彻,英颖显名。”《南史·张融传》:“ 融 形貌短丑,精神清彻。”《书·洪范》“视曰明” 唐 孔颖达 疏:“视必明於善恶,故必清彻而审察也。” 明 李东阳 《嘉禾姜封君哀辞》:“﹝ 嘉禾 ﹞内秉刚毅,外鍳清彻。” (2).清而透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水甚清彻。” 叶圣陶 《倪焕之》四:“他看 焕之 有一双敏锐而清彻的眼睛。” (3).清脆;清晰。多形容音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造笙》:“遇吹时,飞沙於中激扬,声愈清彻。”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凡人耳有灵响……其后听於静中,若铃声远闻,耆年之后,愈觉清彻。”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只有打出来的骨牌拍在紫檀桌面上的声音,在 * 的寂静中清彻地作响。” 明河天河,银河。 唐 宋之问 《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宋 欧阳修 《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雨后明河淡欲流,病餘不觉已成秋。” 浩浩(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 唐 李白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将振 五楼 之金策,浮 三湘 之碧波。” 唐 许浑 《夜泊永乐有怀》诗:“莲渚愁红荡碧波, 吴 娃齐唱采莲歌。” 明 胡其毅 《杨柳枝词和刘宾客韵》:“望去碧波魂欲断,红装驮马过桥时。” 清 查慎行 《西湖棹歌词》之八:“也道城中粧束好,碧波迴眼看梳头。” 碧野 《擎电放光的人们》:“阔水茫茫,金光灿烂的 天柱峰 就像沐浴在碧波万顷的人造海中。” 洙泗洙水 和 泗水 。古时二水自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为二水, 洙水 在北, 泗水 在南。 春秋 时属 鲁国 地。 孔子 在 洙 泗 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 孔子 及儒家。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弘 洙 泗 之风,阐 迦维 之化。” 唐 卢象 《赠广川马先生》诗:“人归 洙 泗 学,歌盛舞雩风。” 宋 叶适 《宋厩父墓志铭》:“余尝考次 洙 泗 之门,不学而任材者, 求 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接 洙 泗 之渊源,拟荷千秋之担。” 清 谭嗣同 《仁学》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极崇 宋 儒,号为 洙 泗 之正传。” 若为(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颜闵孔子 弟子 颜回 和 闵损 的并称。《汉书·叙传上》:“伏 周 孔 之轨躅,驰 颜 閔 之极挚。”《文选·阮籍<咏怀诗>》:“被褐怀珠玉, 颜 閔 相与期。” 吕延济 注:“ 颜回 、 閔子騫 皆 孔子 弟子。” 唐 刘商 《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儒风久沦弊, 颜 閔 寿不长。” 明 方孝孺 《勉学诗》之一:“曾高愚鲁资,直解配 颜 閔 。” 如何(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