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居杂诗九十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曹勋 |
释义 | 山居杂诗九十首原文吾年逾七十,真欲原春迟。岂谓上元过,适丁多雨时。 韶华荏苒半,清明旦夕期。 流莺与蜂蝶。 冷落殊未知。 诗词问答问:山居杂诗九十首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参考注释上元(1).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2).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 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 (3).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三个甲子共一百八十年为一周,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4).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赋》:“ 上元 锦书传宝字, 王母 琼箱荐金约。”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宫邀 上元 。” (5).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6).指帝王。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握斗调元化,持衡佐上元。” 适丁适逢,恰遇。 唐 韩愈 《原鬼》:“故其作而接於民也无恆,故有动於民而为祸,亦有动於民而为福,亦有动於民而莫之为祸福,适丁民之有是时也,作《原鬼》。” 宋 范成大 《河豚叹》诗:“生死有定数,断命乌可续。适丁是时者,未易一理局。” 宋 范成大 《古风上知府秘书》之一:“时哉适丁是,邂逅真良图。” 韶华韶光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韩维《太后阁》 荏苒(1)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潘岳《悼亡诗》 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 (2) 草叶柔弱的样子 清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旦夕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时间 危在旦夕 旦夕奉问起居。——《汉书·李广苏建传》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流莺1、亦作“ 流鸎 ”。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襍流鶯。” 宋 晏殊 《酒泉子》词:“春色初来,徧拆红芳千万树,流鸎粉蝶鬭翻飞。” 明 谢谠 《四喜记·冰壶重会》:“春昼日迟迟,朝罢身无事,流鶯百囀度高枝,不觉添诗思。”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问春人,知否园亭,啼徧流鶯。” 2、流莺还有一层隐晦的含意,就是无固定场所在街头拉客的妓女。蜂蝶亦作“蠭蜨”。1.蜂和蝶。 唐 韩愈 《花岛》诗:“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 江 南看不足。” 宋 陶穀 《清异录·花贼》:“ 温庭筠 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偏於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蠭蜨。” (2).旧时常用以借指帮衬风月的人。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丽容矢志》:“自许登楼洗艳妆,从他蜂蝶过东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自有个两全之法,到那边款语商量,柔情索问,做一个閒蜂蝶花里混。” (3).指寻花问柳贪恋女色的人。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六:“她的诱惑是一片蛛网,要把西洋的蜂蝶都胶住,而后送到集中营去。” 冷落(1) 冷清;不热闹 狭窄冷落的胡同 门前冷落鞍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2) 冷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