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比红儿诗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罗虬 |
释义 | 比红儿诗原文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 陷却平阳为小怜,周师百万战长川。 更教乞与红儿貌,举国山川不值钱。 一曲都缘张丽华,六宫齐唱后庭花。 若教比并红儿貌,枉破当年国与家。 乐营门外柳如阴,中有佳人画阁深。 若是五陵公子见,买时应不啻千金。 青丝高绾石榴裙,肠断当筵酒半醺。 置向汉宫图画里,入胡应不数昭君。 斜凭栏杆醉态新,敛眸微盻不胜春。 当时若遇东昏主,金叶莲花是此人。 匼匝千山与万山,碧桃花下景长闲。 神仙得似红儿貌,应免刘郎忆世间。 越山重叠越溪斜,西子休怜解浣纱。 得似红儿今日貌,肯教将去与夫差。 诏下人间觅好花,月眉云髻选人家。 红儿若向当时见,系臂先封第一纱。 锋镝纵横不敢看,泪垂玉箸正汍澜。 应缘近似红儿貌,始得深宫奉五官。 金缕浓薰百和香,脸红眉黛入时妆。 当时便向乔家见,未敢将心在窈娘。 通宵甲帐散香尘,汉帝精神礼百神。 若见红儿醉中态,也应休忆李夫人。 拔得芙蓉出水新,魏家公子信才人。 若教瞥见红儿貌,不肯留情付洛神。 芳姿不合并常人,云在遥天玉在尘。 因事爱思荀奉倩,一生闲坐枉伤神。 笔底如风思涌泉,赋中休谩说婵娟。 红儿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 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当时若是逢韩寿,未必埋踪在贾家。 树袅西风日半沉,地无人迹转伤心。 阿娇得似红儿貌,不费长门买赋金。 五云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壶侍玉皇。 从到世人都不识,也应知有杜兰香。 戏水源头指旧踪,当时一笑也难逢。 红儿若为回桃脸,岂比连催举五烽。 虢国夫人照夜玑,若为求得与红儿。 醉和香态浓春睡,一树繁花偃绣帏。 知有持盈玉叶冠,剪云裁月照人寒。 若使红儿风帽戴,直使瑶池会上看。 明媚何曾让玉环,破瓜年几百花颜。 若教貌向南朝见,定却梅妆似等闲。 世事悠悠未足称,肯将闲事更争能?自从命向红儿去,不欲留心在裂缯。 自隐新从梦里来,岭云微步下阳台。 含情一向春风笑,羞杀凡花尽不开。 舍却青娥换玉鞍,古来公子苦无端。 莫言一匹追风马,天骥牵来也不看。 槛外花低瑞露浓,梦魂惊觉晕春容。 凭君细看红儿貌,最称严妆待晓钟。 薄罗轻剪越溪纹,鸦翅低垂两鬓分。 料得相如偷见面,不应琴里挑文君。 南国东邻各一时,后来惟有杜红儿。 若教楚国宫人见,羞把腰身并柳枝。 照耀金钗簇腻鬟,见时直向画屏间。 黄姑阿母能判剖,十斛明珠也是闲。 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 汉皇若遇红儿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鹦鹉娥如裛露红,镜前眉样自深宫。 稍教得似红儿貌,不嫁南朝沈侍中。 拟将心地学安禅,争奈红儿笑靥圆。 何物把来堪比并,野塘初绽一枝莲。 浸草漂花绕槛香,最怜穿度乐营墙。 殷勤留滞缘何事,曾照红儿一面妆。 雕阴旧俗骋婵娟,有个红儿赛洛川。 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渡口诸侬乐未休,竟陵西望路悠悠。 石城有个红儿貌,两桨无因迎莫愁。 谁向深山识大仙,劝人山上引春泉。 定知不及红儿貌,枉却工夫溉玉田。 倾国倾城总绝伦,红儿花下认真身。 十年东北看燕赵,眼冷何曾见一人?今时自是不谙知,前代由来岂见遗。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京口喧喧百万人,竞传河鼓谢星津。 柰花似雪簪云髻,今日夭容是后身。 青史书时未是真,可能纤手却强秦。 再三为谢齐皇后,要解连环别与人。 绣帐鸳鸯对刺纹,博山微暖麝微曛。 诗成若有红儿貌,悔道当时月坠云。 薄粉轻朱取次施,大都端正亦相宜。 只如花下红儿态,不藉城中半额眉。 妆成浑欲认前朝,金凤双钗逐步摇。 未必慕容宫里伴,舞风歌月胜纤腰。 琥珀钗成恩正深,玉儿妖惑荡君心。 莫教回首看妆面,始觉曾虚掷万金。 自有闲花一面春,脸檀眉黛一时新。 殷勤为报梁家妇,休把啼妆赚后人。 轻梳小髻号慵来,巧中君心不用媒。 可得红儿抛醉眼,汉皇恩泽一时回。 千里长江旦暮潮,吴都风俗尚纤腰。 周郎若见红儿貌,料得无心念小乔。 月落潜奔暗解携,本心谁道独单栖。 还缘交甫非良偶,不肯终身作羿妻。 汉皇曾识许飞琼,写向人间作画屏。 昨日红儿花下见,大都相似更娉婷。 魏帝休夸薛夜来,雾绡云縠称身裁。 红儿秀发君知否,倚槛繁花带露开。 晓月雕梁燕语频,见花难可比他人。 年年媚景归何处,长作红儿面上春。 逗玉溅盆冬殿开,邀恩先赐夜明苔。 红儿若是三千数,多少芳心似死灰。 画帘垂地紫金床,暗引羊车驻七香。 若见红儿此中住,不劳盐筱洒宫廊。 苏小空匀一面妆,便留名字在钱塘。 藏鸦门外诸年少,不识红儿未是狂。 一首长歌万恨来,惹愁漂泊水难回。 崔徽有底多头面,费得微之尔许才。 昔年黄阁识奇章,爱说真珠似窈娘。 若见红儿深夜态,便应休说绣衣裳。 凤折莺离恨转深,此身难负百年心。 红儿若向隋朝见,破镜无因更重寻。 行绾秾云立暗轩,我来犹爱不成冤。 当时若见红儿貌,未必邢相有此言。 总似红儿媚态新,莫论千度笑争春。 任伊孙武心如铁,不办军前杀此人。 暖塘争赴荡舟期,行唱菱歌著艳词。 为问东山谢丞相,可能诸妓胜红儿。 吴兴皇后欲辞家,泽国重台展曙华。 今日红儿貌倾国,恐须真宰别开花。 陌上行人歌黍离,三千门客欲何之。 若教粗及红儿貌,争取楼前斩爱姬。 休话如皋一笑时,金髇中臆锦离披。 陋容枉把雕弓射,射尽春禽未展眉。 长恨西风送早秋,低眉深恨嫁牵牛。 若同人世长相对,争作夫妻得到头。 谢娘休漫逞风姿,未必娉婷胜柳枝。 闻道只因嘲落絮,何曾得似杜红儿。 总传桃叶渡江时,只为王家一首诗。 今日红儿自堪赋,不须重唱旧来词。 巫山洛浦本无情,总为佳人便得名。 今日雕阴有神艳,后来公子莫相轻。 几抛云髻恨金墉,泪洗花颜百战中。 应有红儿些子貌,却言皇后长深宫。 倚槛还应有所思,半开东阁见娇姿。 可中得似红儿貌,若遇韩朋好杀伊。 晓向妆台与画眉,镜中长欲助娇姿。 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练得霜华助翠钿,相期朝谒玉皇前。 依稀有似红儿貌,方得吹1一1箫引上天。 重门深掩几枝花,未胜红儿莫大夸。 王相不能探物理,可能虚上短辕车。 前代休怜事可奇,后来还出有光辉。 争知昼卧纱窗里,不见神人覆玉衣。 化羽尝闻赴九天,只疑尘世是虚传。 自从一见红儿貌,始信人间有谪仙。 从道长陵小市东,巧将花貌占春风。 红儿若是同时见,未必伊先入紫宫。 人间难免是深情,命断红儿向此生。 不似前时李丞相,枉抛才力为莺莺。 凤舞香飘绣幕风,暖穿驰道百花中。 还缘有似红儿貌,始道迎将入汉宫。 休道将军出世才,尽驱诸妓下歌台。 都缘没个红儿貌,致使轻教后阁开。 冯媛须知住汉宫,将身只是解当熊。 不闻有貌倾人国,争得今朝更似红。 能将一笑使人迷,花艳何须上大堤。 疏属便同巫峡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辞辇当时意可知,宠深还恐宠先衰。 若教得似红儿貌,占却君恩自不疑。 三吴时俗重风光,未见红儿一面妆。 好写妖娆与教看,便应休更话真娘。 波平楚泽浸星辰,台上君王宴早春。 毕竟章华会中客,冠缨虚绝为何人?红儿不向汉宫生,便使双成谩得名。 疑是麻姑恼尘世,暂教微步下层城。 天碧轻纱只六铢,宛如含露透肌肤。 便教汉曲争明媚,应没心情更弄珠。 共嗟含恨向衡阳,方寸花笺寄沈郎。 不似红儿些子貌,当时争得少年狂。 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火色樱桃摘得初,仙宫只有世间无。 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口上朱。 宿雨初晴春日长,入帘花气静难忘。 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舞袖香。 初月纤纤映碧池,池波不动独看时。 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罢舞眉。 浓艳浓香雪压枝,袅烟和露晓风吹。 红儿被掩妆成后,含笑无人独立时。 楼上娇歌袅夜霜,近来休数踏歌娘。 红儿谩唱伊州遍,认取轻敲玉韵长。 金粟妆成扼臂环,舞腰轻薄瑞云间。 红儿生在开元末,羞杀新丰谢阿蛮。 君看红儿学醉妆,夸裁宫襭砑裙长。 谁能更把闲心力,比并当时武媚娘。 栀子同心裛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 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 云间翡翠一双飞,水上鸳鸯不暂离。 写向人间百般态,与君题作比红诗。 旧恨长怀不语中,几回偷泣向春风。 还缘不及红儿貌,却得生教入楚宫。 一舸春深指鄂君,好风从度水成纹。 越人若见红儿貌,绣被应羞彻夜薰。 花落尘中玉堕泥,香魂应上窈娘堤。 欲知此恨无穷处,长倩城乌夜夜啼。 诗词问答问:比红儿诗的作者是谁?答:罗虬 注释全唐诗:卷666-1 诗文赏析薄罗轻剪越溪纹, 鸦翅低从两鬓分。 料得相如偷见面, 不应琴里挑文君。 让我们从另一首诗说起:“绊惹东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这是唐彦谦的咏柳诗,它从柳联想到细腰,联想到美人。咏柳说美人,或咏美人说柳,这是一般意义的比方。但咏柳而贬美人(如唐彦谦诗),或咏美人以贬柳,那就不是一般的比方了。这种弱彼以强此的比方,诗家谓之“尊题”(见《升庵诗话》卷八、卷十四)。 《比红儿诗》作者自序说:“‘比红’者,为雕阴(故城在今陕西富县北)官妓杜红儿作也。美貌年少,机智慧悟,不与群辈妓女等。余知红者,乃择古之美色灼然于史传三数十辈,优劣于章句间,遂题‘比红诗’。”既择古之绝代佳人与红儿作“比”,又从而“优劣”之,这也就是不折不扣的“尊题”格。诗共百首,把这种修辞法运用到了尽兴尽致。选其一首,是可以尝一脔肉而知一鼎之味的。 前两句赋写红儿的美丽。“薄罗轻剪越溪纹”,是写其服装。古代越地丝织工艺十分著名,而越女浣纱向为诗人乐道。用“越溪纹”以形“薄罗”,就有一种特殊的、具体的美感。“轻”这个动词也用得惬切,它表现出罗的薄而名贵,是不宜造次剪裁的。“薄”的春衫,又间接熨贴出红儿身段的美来。不从正面落墨,而采取侧面烘托,以引起读者活跃的联想,丰富诗歌形象。 古代少女头梳双髻,称鸦髻(或鸦头),取其色之乌黑。“鸦翅”,也就是鬓发。不说鬓如鸦翅,而说“鸦翅低从两鬓分”,就把对象写活了。写秀发而传达出人的丰神,鸦翅低分,一个天真浪漫的少女形象宛然可见。赵执信《谈龙录》提到一个著名比喻,言诗之可贵,在于使人从一鳞一爪而见到“宛然(若)在”的神龙。此诗前两句侧面衬托、写点概面的手法似之。 后两句是在赋红儿之美的基础上,进而引古为譬以“比红儿”。 这里是用西汉著名美女卓文君为比,又从而“优劣”之,说如果司马相如偷看上红儿一眼,就不会费心去弹琴挑逗卓文君了。司马相如之爱文君固然以其貌美,却并不全然为此,同时是因为文君的“知音”,这才有琴挑的韵事。说他看红儿一眼就忘却文君,不亦谬乎?然而看诗要用诗的眼光去看,诗人取喻,往往撷其一点,予以夸张,有时悖乎理反而更为尽情,正所谓“反常合道为趣”。诗人唐突古人,抑卓扬红,却十分有味地写出了红儿美的魅力。 这里我们看到,尊题的写法对于突出主体是有积极的修辞作用的。与“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是同一个道理。此诗运用侧面落笔和弱彼强此(尊题)的手法,比起正面的刻画,不惟省辞,而且使意境轻灵可喜,在艺术上有可资借鉴处。 王士禛、王闿运等著名诗人兼诗评家,对“比红儿”诗都瞧得上,并加选录。但作为数达百首的大型组诗,其写法多数雷同,随举一二:“置向汉宫图画里,入胡应不数昭君”、“神仙得似红儿貌,应免刘郎忆世间”、“阿娇得似红儿貌,不费长门买赋金”……,给人以重床架屋之感。所以管世铭选七绝时宣称只“收其一,此外当付之秉炬矣!” 另有一种传说,说是罗虬广明年间为李孝恭从事,红儿为籍中善歌者。有一次,他请红儿歌唱。李孝恭以红儿为副戎属意,不许她接受罗虬的馈赠。罗虬恼羞成怒,遂手刃红儿。后来又深自追悔,便作比红儿诗替她传名。但从作者自序是看不出追悔之意的,这本事大约出于附会吧。 (周啸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