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燕九日作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燕九日作原文灯宵七日例难删,亦逮收灯瞥眼间。 火树银花一时彻,西瀛北漠各教还。 求仙谁复问云观,盼捷予惟望雪山。 热闹了知归静寂,欣于风月得清閒。 诗词问答问:燕九日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 2. 去声人是节为长春真邱处机作至期羽流并集白云观中 参考注释灯宵犹灯夜。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奈何往来之人应接不暇,便约在灯宵相会。” 余怀 《板桥杂记》附录 明 沉周 《盒子会辞》:“平乐灯宵闹如沸,灯火烘春笑声内。” 收灯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日谓上灯,正月十八日谓收灯。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己酉岁客 吴兴 ,收灯夜闔户无聊。”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宝髻双双出綺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 清 黄景仁 《木兰花慢·十八夜对月》词:“道今夜收灯,半城犹照,剩管残絃。” 瞥眼间一转眼之间。极言时间短暂。 许杰 《大白纸》十四:“瞥眼间,门内又是走出两个男子和几个小孩子。” 火树银花形容灯火通明、烟火灿烂的节日夜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唐· 苏味道《观灯》 一时(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求仙(1) 求访仙人或仙方 求仙问卜 (2) 祝求神仙 云观(1).宫殿门前两边所建高台上的楼观。因其高耸,故称。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兔之藪,象魏化为虎豹之蹊。” (2).泛指高耸的楼台。 宋 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 (3).指道院。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佛释·道院》:“鹤观、云观……并道院之称。” 雪山常年积雪的高山 热闹(1) 使活跃起来,愉快起来 你说个笑话让大伙儿热闹热闹吧 (2) 欢快、兴高采烈的 那天他们在一起热闹了一番 了知明知;领悟。《宋书·殷琰传》:“ 伦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携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济,祸害已及故耳。”《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 宋 杨万里 《至永州城外》诗:“了知归近犹看堠,更有愁来即入城。” 明 袁中道 《东游日记》:“入 琅琊山 藏经院,得木匣,乃《楞伽经》也。见经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 静寂沉寂无声;寂静 静寂的山林 风月(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