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杜牧 |
释义 | 原文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霸主业未半,本朝心是谁?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沉思。 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 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厘。 寂默经千虑,分明浑一期。 川流萦智思,山耸助扶持。 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 褒中秋鼓角,渭曲晚旌旗。 仗义悬无敌,鸣攻固有辞。 若非天夺去,岂复虑能支。 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 邮亭世自换,白日事长垂。 何处躬耕者,犹题殄瘁诗? 诗词问答问:《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的作者是谁?答:杜牧 参考注释三吴(1).地名。 晋 指 吴兴 、 吴郡 、 会稽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水》:“ 永建 中, 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 会稽 )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 ,以东为 会稽 。 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 三吴 ’。 吴兴 、 吴郡 , 会稽 其一焉。”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 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 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军, 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吴兴 、 吴郡 、 丹阳 。《通典·州郡十二》:“ 苏州 , 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 、 丹阳 为 三吴 。 齐 因之。 陈 置 吴州 。 隋 平 陈 ,改曰 苏州 。 煬帝 初,復曰 吴州 ,寻为 吴郡 。大 唐 为 苏州 ,或为 吴郡 。”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 。师振则 三吴 安, 三吴 安则国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苏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马光 《送杨太祝忱知长洲县》诗:“ 三吴 佳县首,民物旧熙熙。” (4).泛指 长江 下游一带。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吴 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金 刘致君 《鹧鸪天》词:“修月客,弄云娘, 三吴 清兴入淋浪。” 婺女星宿名,即女宿。又名须女,务女。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之第三宿,有星四颗。《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昬翼中,旦婺女中。”《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 司马贞 索隐:“务女。《广雅》云‘须女谓之务女,是也。一作“婺”。’” 晋 左思 《吴都赋》:“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 李善 注:“《汉书》,‘ 越 地,婺女之分野。’” 唐 厉玄 《寄婺州温郎中》诗:“婺女家空在,星郎手未携。” 九锡(1).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公羊传·庄公元年》“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 汉 何休 注:“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賁,七曰宫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汉书·武帝纪》:“ 元朔 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议曰:古者,诸侯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四:“三千功行无圭角,可望虚皇九锡表。”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羣僚皆拱向,九锡足恩光。” (2). 魏 晋 六朝 掌政大臣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率皆袭 王莽 谋 汉 先邀九锡故事,后以九锡为权臣篡位先声。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三吴 裂婺女,九锡狱孤儿。”《新五代史·孔循传》:“ 太祖 曰:‘我不由九锡作天子可乎?’” 清 赵翼 《五人墓》:“纵撰九锡盗神器,中外臣僚孰枝梧。”诗中“九锡”是指九锡文。 孤儿(1) (2) 年幼无父的孩童 (3) 失去父母的儿童 孤儿院 主业(1).主管产业。《文献通考·田赋五》:“ 隆兴 元年,詔:‘应人户抛下田屋,如有归者,依旧主业。’” (2).主要产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以农业为主业的国家,奴隶制比游牧国要发达些。” 本朝(1) 古人认为朝廷是国家的根本,所以称朝廷为本朝 (2) 称自己所处的王朝 永安宫(1).宫殿名。 东汉 宫殿。早圮。《后汉书·献帝纪》:“﹝ 献帝 ﹞迁皇太后於 永安宫 。” 李贤 注引《洛阳宫殿名》:“ 永安宫 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 洛阳 故城中。” (2).宫殿名。 三国 时 刘备 所建,故址在今 四川省 奉节县 城内。公元222年, 蜀汉 先主 刘备 伐 吴 ,在 猇亭 战败后,驻军 白帝城 (即今 奉节城 ),建此宫,次年死于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水 又东逕 南乡峡 ,东逕 永安宫 南, 刘备 终於此, 诸葛亮 受遗处也。”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 蜀主 窥 吴 幸 三峡 ,崩年亦在 永安宫 。” 筹笔驿古驿名。在 四川省 广元市 北八十里。相传 诸葛亮 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 朝天驿 废址即其地。 唐 杜牧 《和殷潜之题筹笔驿》:“ 永安宫 受詔, 筹笔驛 沉思。”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语》:“又《筹笔驛》云, 管 乐 有才真不忝, 关 张 无命欲何如。” 清 赵翼 《铁壁关》诗:“料敌好增 筹笔驛 ,出关先当 望乡臺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三·保宁府》。 沉思深思 沉思默想 画地(1).在地上画界线。《孙子·虚实》:“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2).以手或物划于地上。《西京杂记》卷三:“ 淮南王 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巖。”《宋史·欧阳修传》:“四岁而孤,母 郑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3).指以手或物在地上画形或写字。《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蚡 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 魏其 、 灌夫 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说郛》卷七三引 唐 韦续 《书诀墨薮》:“ 钟繇 教其子曰:‘学书须精意。吾学三十年,坐则画地,卧则画被,自见万类皆傚象之,乃臻妙。’” 清 朱履贞 《书学捷要》卷下:“ 元常 居则画地,卧则画席,如厠忘返,拊膺尽青。”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太祖 每有征伐,与诸贝勒适野而谋,画地而议,上马而传令。” (4).见“ 画地为牢 ”。 乾坤(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濡毫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唐 韦应物 《酬刘侍郎使君》诗:“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镜花缘》第五三回:“ 亭亭 正在磨墨濡毫,忽见 红红 、 婉如 从外面走来。” 吴沛霖 《淡卿出团扇索诗为题两绝》之一:“拟将雅意深深却,看汝濡毫兴已狂。” 胜负(1) 胜利或失败 从长远看,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战争的性质 (2) 结果,结局 比赛的胜负要看临场发挥 艰难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草创(1) 开始创建;开始进行 草创时期 (2) 起草 得失(1) 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 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2) 利弊;好处和坏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毫厘两个很小的计量单位,极言数量之小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寂默寂静 寂默无声 千虑(1).反复思考。 唐 张九龄 《荆州作》诗之一:“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2).极言忧虑之多。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自在南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復千虑。”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浑一亦作“ 浑壹 ”。统一;同一。 汉 史岑 《出师颂》:“素旄一麾,浑一区宇。”《晋书·庾敳传》:“至理归於浑一兮,荣辱固亦同贯。”《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三年》:“传檄三辅,示以祸福,明立购赏,彼必望风响应,浑壹之期,於此乎在矣!” 闻一多 《谨防汉奸合法化》:“而目前的敌伪,早已在所谓‘共荣圈’中,变成了一个浑一的共同体。” 川流(1).河水流动。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滭浡沕潏,川流海渟。” (2).喻层见迭出,盛行不衰。《礼记·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后汉书·崔骃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浮云。” 唐 柳宗元 《邠宁进奏院记》:“川流环运,以达政令。” (3).河流。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智思犹智慧,才智。《后汉书·贾逵传》:“性愷悌,多智思,俶儻有大节。” 扶持(1) 扶着 (2) 帮助,支撑照料 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堂上阿奶仗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慷慨(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匡时匡正时世;挽救时局。《后汉书·荀淑传论》:“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跡以匡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多才多蓺,道着於匡时;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何如 长白山 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 廖仲恺 《幽禁中感赋》诗:“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载茹酸辛,努力思匡时。” 从容(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问罪师见“ 问罪之师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 会中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鼓角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 张郃。——《三国演义》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 杜甫《阁夜》 渭曲地名。在 陕西省 大荔县 东南。《周书·文帝纪下》:“﹝ 宇文泰 ﹞遂进军至 渭曲 ,背水东西为阵。”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褒中 秋鼓角, 渭曲 晚旌旗。” 旌旗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仗义(1) 主持公道 仗义直言 (2) 重义气;守信用 他们这么不仗义,我们也就别客气了 无敌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鸣攻见“ 鸣鼓而攻 ”。 有辞有怨言;有正言相告。《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周秉钧 易解:“辞,谓怨痛之辞。”《孔丛子·论书》:“ 孔子 见 齐景公 , 梁丘据 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 陈氏 戮其小臣,臣有辞焉,是故迟。’” 若非要不是;如果不是 夺去(1) 置…于死地 鼠疫夺去了数以千计的生命 (2) 被抢走 子夜半夜;午夜 鸿毛鸿雁的毛,比喻极轻 邮亭(1) 古时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处所;驿馆 暮宿邮亭 (2) 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的处所 白日(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躬耕古时天子亲自下田的礼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殄瘁亦作“ 殄悴 ”。1.困穷,困苦。《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汉书·王莽传上》引作“殄顇”。《晋书·殷浩传》:“华夏鼎沸,黎元殄悴。”《宋书·谢晦传》:“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凡百有殄瘁之哀,苍生深横流之惧。” 明 唐顺之 《与王北涯苏州书》之三:“感慨平生,可胜悲怛!至於殄瘁之嘑,则海内志士之所同也。” (2).凋谢;枯萎。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以朝菌之耀秀,不移晷而殄瘁;类春华之暂荣,未改旬而凋坠。” 唐 白居易 《养竹记》:“见丛竹於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宋 苏辙 《汝州谢雨文》:“自春徂夏,旱飢为苦。麰麦殄悴,禾未出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