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满庭芳 赠张小仙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马钰 |
释义 | 满庭芳 赠张小仙原文松峰之下,闲饮刀圭。荐杯火枣交梨。 抚动心琴,鸾鹤上下争飞。 虎龙一齐哮吼,便唬回、六贼三尸。 阴魔散,觉天清地静,日月辉辉。 斡运金光玉艳,聚祥烟瑞气,结正婴儿。 体挂仙裳,足履霞彩云霓。 口称不生不灭,指蓬瀛、路上堪归。 遮些个,道家活计,说与人知。 诗词问答问:满庭芳 赠张小仙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参考注释刀圭(1).中药的量器名。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 王明 校释:“刀圭,量药具。 武威 汉 墓出土医药木简中有刀圭之称。”《本草纲目·序例》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凡散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一撮者,四刀圭也。” 唐 崔元略 《赠毛仙翁》诗:“度世无劳大稻米,昇天只用半刀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周琰》:“更赠公良药一刀圭,服之必效。” (2).指药物。 唐 王绩 《采药》诗:“且復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明 单本 《蕉帕记·赠帕》:“愿今宵,刀圭入口,寒热霎时消。”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夫 卢梭 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寳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 法 美 文明之胚胎,皆基於是。” (3).指医术。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便携家共住。” (4).乳酪类的食物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草创刀圭》引《高丽博学记》:“酥名大刀圭,醍醐名小刀圭,酪名水刀圭,乳腐名草创刀圭。” (5).汤匙。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斟羹者或借瓢名,惟 江 南 运河 而东,至 浙江 、 福建 数处,谓之刀圭。音如条耕。” 火枣传说中的仙果,食之能羽化飞行。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於金丹也。” 唐 陆龟蒙 《袭美以春橘见惠因次韵复酬谢》:“堪居 汉 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元 徐再思 《红绣鞋·道院》曲:“青猿藏火枣,黑虎听黄庭。”《封神演义》第七九回:“火枣琼浆原自异, 马忠 应得化微尘。” 动心指思想情感发生变化;意志动摇 鸾鹤亦作“ 鸞鸖 ”。1.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 南朝 宋 汤惠休 《楚明妃曲》:“驂驾鸞鹤,往来仙灵。”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烟霞蓊蔚於城隅,鸞鸖盘旋於林表。” 清 高鹗 《题友人山水障子》诗:“林下马牛闲自放,岭头鸞鹤了无奇。” (2).借指神仙。 唐 白居易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诗:“莫羡 蓬莱 鸞鹤侣,道成羽翼自生身。”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益彰 叔则 鸞鹤之姿,转映 王恭 神仙之状。”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夙有邱壑向,缅怀鸞鹤踪。” 上下(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一齐同时 哮吼(1).野兽吼叫。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师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岩》:“虎则跳跃哮吼,怒声如雷。” 清 赵翼 《檐曝续记·西山煤》:“虎性急不耐烦,滚愈急,輙哮吼而死。” (2).泛指大声喊叫。《西游记》第二七回:“ 孙大圣 布施手段,舞着铁桿,哮吼一声,諕得那狼虫颠窜,虎豹奔逃。” (3).指器物发出声响。 唐 罗邺 《早发宜陵即事》诗:“青萍委匣休哮吼,未有恩讐拟报谁?” 宋 陆游 《圆通寺建僧堂疏》:“木鱼哮吼,千僧阁也在下风;露柱证明,九梁星直须退步。” (4).谓声威震慑。 汉 桓谭 《新论》:“ 周亚夫 严猛哮吼,可谓国之大将。” 清 吴从先 《妓虎传》:“ 鄴下 以文章哮吼人,人目之为绣虎。” (5).病症名。《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喘吼总括》“喘则呼吸气急促,哮则喉中有响声”注:“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参见“ 哮喘 ”。 六贼(1).谓危害天下的六种恶人。《六韬·上贤》:“ 太公 曰:‘夫六贼者,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歷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三曰臣有结朋党,蔽贤智,障主明者,伤王之权;四曰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五曰臣有轻爵位,贱有司,羞为上犯难者,伤功臣之劳;六曰强宗侵夺,陵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 元 刘壎 《隐居通义·骈俪二》引 车震卿 《启》:“所幸社稷灵长,天王明圣,虽未筑鲸鯢而诛六贼,然已御螭魅而去四凶。” (2).指 北宋 末之 蔡京 、 朱勔 、 王黼 、 李彦 、 童贯 、 梁师成 六人。他们结党营私,危害国家,被太学生 陈东 等斥为“六贼”。见《宋史·钦宗纪》。 (3).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谓此六尘能以眼、耳等六根为媒介,劫掠“法财”,损害善性,故称。见《楞严经》卷四。 唐 白居易 《斋戒》诗:“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 金 边元鼎 《自叹》诗:“久贫自沃三彭炽,一醉齐休六贼狂。” (4).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谓此六根妄逐尘境,如贼劫财。《杂阿含经》卷四三:“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囚持杯水》:“真如有变易,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浄戒能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参见“ 六尘 ”。 三尸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尸”或“三尸神”,每于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过恶。《汉武帝内传》:“三尸狡乱,玄白失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尸一日三朝:上尸 青姑 ,伐人眼;中尸 白姑 ,伐人五臟;下尸血姑,伐人胃命。”《 * 词话》第七五回:“这 春梅 不听便罢,听了三尸神暴跳,五臟气冲天。” 清 西厓 《谈徵·事部·三尸神》:“修真家言身中有三尸神,常以庚申日将本人罪过奏闻上帝,减其禄命。上尸名 彭倨 ,次名 彭质 ,下名 彭矫 。每遇庚申日,彻夜不卧,守之至晓,则三尸不得上奏。余想此身本空洞洞地,安得有三尸在内?盖彭字之义,字书一训作近,而倨傲之性,质见之性、矫戾之性,人人有之……其所谓守庚申者,正欲人断除此三种性情,方可入道也。” 阴魔妖魔鬼怪。 金 丘处机 《无俗念·述怀》词:“羣山四瀆,暮天晴、挥斥阴魔潜伏。” 元 王恽 《灵岩寺二十六韵》:“鸡警阴魔暴,僧驯怒虎眈。” 天清天气清朗。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唐 韩愈 《明水赋》:“夜寂天清,烟消气明。” 日月(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辉辉(1).显赫貌。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君侍华轂,辉辉王涂。” (2).光耀貌。 北周 庾信 《灯赋》:“辉辉朱烬,焰焰红荣。” 唐 杜甫 《不寐》诗:“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 宋 曾巩 《照影亭》诗:“河流縈槛色辉辉,无数幽禽入镜飞。” (3).亮光。 唐 杜甫 《见萤火》诗:“却绕井栏添箇箇,偶经花蕊弄辉辉。” (4).光泽,润泽。 唐 张鷟 《游仙窟》:“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煇煇:明亮貌。 唐 韩濬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灼灼千门晓,煇煇万井春。”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一:“日月煇煇於外,其贼在於内。” 赤色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金戺玉阶,彤庭煇煇。” 薛综 注:“煇煇,赤色貌。” 斡运诉说 斡运衷情 金光(1).指神佛之光。喻神道佛法的力量。《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沛施祐, 汾 之阿,扬金光,横泰河。” 唐 贾岛 《送谭远上人》诗:“金光明本行,同侍出 峨嵋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五:“何处復求龙象力,金光明照 浙 西东。” (2).金黄色的光辉。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 唐 李白 《明堂赋》:“列寳鼎,敌金光。” 艾青 《花束·大西洋》诗:“粼粼的水波闪着金光。” (3). 唐 代 长安 京城外郭西面中门名。 元 骆天骧 《类编长安志·京城》:“﹝ 长安 京城外郭﹞西面三门:北曰 开远 ,中曰 金光 ,南曰 延平 。” (4). 三国 魏 许昌 景福殿 西门名。《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开 建阳 则朱炎艳,启 金光 则清风臻。” 李善 注:“ 建阳门 在东, 金光 在西。” 玉艳谓像玉一样的华美艳丽。多以形容文辞、花卉、体态等的美艳。 晋 陆云 《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惠音聿来,琼华玉艳。” 唐 李商隐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诗:“更深欲诉蛾眉敛,衣薄临醒玉艳寒。” 宋 曾巩 《送吴秀才》诗:“梅花向今独已寒,玉艳都占春风间。”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祝发》:“只图伊珠还剑合,儘抛他玉艳金辉。” 祥烟祥瑞的烟气。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停瑞气於三辰,汎祥烟於五节。”《旧唐书·礼仪志五》:“皇帝初至 桥陵 ,质明,柏树甘露降,曙后祥烟遍空。” 宋 柳永 《透碧霄》词:“月华边,万年芳树起祥烟。” 瑞气吉祥之气 霞光瑞气 结正定案判决。《三国志·魏志·陈矫传》:“ 曲周 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 唐 刘禹锡 《贺德音表》:“非同谋者一切不问,未结正者三宥从宽。”《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结正申奏朝廷,勘得 戚青 有请官身,禁城内图财 * ,押赴市曹处斩。” 清 梅曾亮 《馆陶县知县张君墓表》:“ 章邱 俗好讼,又多大府书吏挠令权。君结正二千餘事,私书絶跡。” 婴儿(1) 初生的幼儿 (2) 一周岁内的儿童 (3) 道教称铅为“婴儿”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西游记》 (4) 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足履鞋子。《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 秦始皇帝 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於 临洮 。” 彩云绚丽的云彩 口称嘴上说 不生不灭佛家语,认为佛法无生灭变迁,即“常住”之异名。蓬瀛蓬莱 和 瀛洲 。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得道之士﹞或委华駟而轡蛟龙,或弃神州而宅 蓬 瀛 。”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清字》诗:“幽人蹈 箕 潁 ,方士访 蓬 瀛 。” 明 唐顺之 《送王侍读赴南都》诗:“此去 周南 异留滞,看君到处即 蓬 瀛 。” 路上(1) 路面上 路上没有一个行人 (2) 路中;旅程中 一路上要小心,别把东西丢了 些个见“ 些箇 ”。 (1).犹言多少,几许,若干。 (2).一点儿。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 活计(1)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 针线活计 (2) 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安排活计 (3) 生计,也指维持生活 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与人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 注:“与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 尹知章 注:“能安危者,则与人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