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减字木兰花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谭处端 |
释义 | 减字木兰花原文心颠意耍。难辨身中真共假。 意耍心颠。 招得全生罪孽愆。 心宁意息。 定里闲闲明1-1慧力。 意息心宁。 道自归而神自灵。 诗词问答问:减字木兰花的作者是谁?答:谭处端 参考注释全生(1).谓六欲皆得其所宜。《管子·立政》:“然则礼义廉耻不立,人居无以自守也。全生之説胜,则廉耻不立。”《吕氏春秋·贵生》:“ 子华子 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 陈奇猷 校释:“子华子以为‘生’之至上者为六欲皆得其宜之‘全生’。” (2).保全天性,顺其自然。也指保全天性之道。《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唐 元结 《喻旧部曲》诗:“劝汝学全生,随我畬 退谷 。” 胡适 《读<吕氏春秋>一》:“全生要在适性,全性即是全生。” (3).保全生命。 唐 卢纶 《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旧里赠朔北故人》诗:“结髮事疆埸,全生俱到乡。” 宋 梅尧臣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诗:“纵横尸暴积,万殞少全生。” 罪孽(1) 佛教语。指应当受到报应的恶行 罪孽深重 (2) 苦难 生活太无情,真是遭不完的罪孽,说不尽的伤心。——老舍《鼓书艺人》 宁意使之安心。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君幼有嘉表,克岐克嶷,不见异物,习与性成。孝于二亲,养色寧意,蒸蒸雍雍,虽 曾 、 閔 、 颜 、 莱 ,无以尚也。” 闲明亦作“闲明”。1.熟悉。閒,通“ 嫺 ”。《北齐书·孝昭帝纪》:“自居台省,留心政术,闲明簿领,吏所不逮。”《北史·辛雄传》:“ 雄 用心平直,加以闲明政事,经其断割,莫不悦服。” (2).纯熟清楚。闲,通“ 嫺 ”。《北史·文苑传·颜之推》:“ 之推 聪颖机悟,博识有才辩,工尺牘,应对闲明。” 慧力佛教语。五力之一。谓观悟苦、集、灭、道四谛,达到解脱之力。亦泛指智慧之力。见《杂阿含经》卷二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案达罗国》:“ 陈那菩萨 者,佛去世后,承风染衣,智愿广大,慧力深固。” 唐 皇甫曾 《题普门上人房》诗:“慧力堪传教,禪功久伏魔。” 息心(1) 〈方〉∶心情放松 听说未出人命,大家都息心了 (2) 除掉杂念,专心致志 息心读书 自归自行投案;自行归顺。《史记·游侠列传》:“ 解 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 解 。”《汉书·王莽传上》:“ 竦 与 崇 族父 刘嘉 诣闕自归, 莽 赦弗罪。”《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 遇 疑不受命, 再用 围之, 隆演 使客将 何蕘 諭 遇 使自归。”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