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镇越堂辞
朝代 宋代
作者 洪咨夔
释义

镇越堂辞原文

气佳哉兮郁葱,文五色兮虎龙,江胥杵沙为驰道兮,海若斂潮其下风。
前羲舒而后翳霳兮,轸猎来自东。
孕泰和兮诸冯,煽炎晖兮沛丰。
於乎秦望,禹会其宇内之镇兮讵伊越之雄。

诗词问答

问:镇越堂辞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问:镇越堂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洪咨夔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郁葱

(1) 指树林等茂盛

竹树郁葱

(2) 比喻气盛的样子

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江胥

涛神名。传说 春秋 时 伍子胥 为 吴王 夫差 所杀,尸投于江,化为波涛之神,故称。 唐 张志和 《玄真子·涛之灵》:“涛之灵曰 江胥 , 汉 之神曰 河姑 。”参见“ 胥涛 ”。

驰道

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穀,驰道不除,祭事不县。” 孔颖达 疏:“驰道,正道。如今之御路也。是君驰走车马之处,故曰驰道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治驰道。”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驰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然。” 宋 梅尧臣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夜有感》:“驰道横头起山岳,露臺周匝簇车轮。” 清 宋之绳 《随跸杂记》诗:“絶壁成驰道,坚冰过属车。”

海若

传说中的海神。《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王逸 注:“ 海若 ,海神名也。” 洪兴祖 补注:“ 海若 , 庄子 所称 北海若 也。” 南朝 宋 鲍照 《望水》诗:“ 河伯 自矜大, 海若 沉渺莽。” 宋 王安石 《谢知江宁府第二表》:“秋水方至,因知 海若 之难穷。” 章炳麟 《訄书·原教下》:“ 海若 者,右倪之龟也,以为瀛之神。”

下风

(1) 风所吹向的那个方向

不要在下风的方向救火,那太危险了

(2) 比喻处于下位,卑位

羲舒

(1).古代传说中的日神 羲和 和月神 望舒 的并称。指日月。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赋》:“是何凿混沌之精,掛 羲 舒 之影。” 宋 岳珂 《桯史·徐铉入聘》:“其视骑省之辩,正犹萤爝之拟 羲 舒 也。”

(2).指时间、光阴。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放怀齐指马,屏息度羲舒。”

而后

以后;后来;然后

鸣呼!今而后(以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清· 袁枚《祭妹文》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大家先议一议,而后正式表决

来自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泰和

(1).太平。 汉 扬雄 《法言·孝至》:“或问泰和。曰:其在 唐虞 、 成周 乎?” 宋 光宗 《策问》:“其为朕稽古今之宜,推治化之本,凡可以同风俗,清刑罚,成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条陈之。朕将亲览。”参见“ 太和 ”。

(2).天地间冲和之气。 明 徐渭 《梅赋》:“先则浑沦庞篤,含泰和而独饱,酸则甘辛醎苦,受何味而弗便。”参见“ 太和 ”。

(3).和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 * 文》:“其至少数抱猜忌之见,腾离间之口者,皆将为泰和所同化,而无復纤翳之留。”参见“ 太和 ”。

诸冯

古地名。《孟子·离娄下》:“ 舜 生於 诸冯 。” 杨伯峻 注:“ 诸冯 ,传説在今 山东 菏泽县 南五十里。”一说在 山西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又 诸冯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孟子》云 舜 生 诸冯 ,盖即此。”

炎晖

亦作“ 炎辉 ”。1.炎热的阳光。 汉 王粲 《公宴》诗:“凉风撒蒸暑,清云却炎暉。” 唐 项斯 《泛溪》诗:“溪船泛数里,便觉少炎辉。” 元 吴志淳 《夏日园中清暑》诗:“傍溪卜筑面流水,拂席展簟消炎暉。”

(2).指光辉。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明月照緹幕,华灯散炎辉。”

於乎

呜呼

秦望

山名。 秦望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相传 秦始皇 东巡时曾登上此山以望 南海 ,故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兴福·昙翼》:“﹝ 曇翼 ﹞履访山水,至 秦望 西北,见五岫駢峰,有耆闍之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又有 秦望山 ,在州城正南。为众峯之杰,陟境便见。《史记》云: 秦始皇 登之以望 南海 。”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 东海 横 秦望 , 西陵 遶 越臺 。” 王琦 注:“ 施宿 《会稽志》:‘ 秦望山 ,在 会稽县 东南四十里,旧经云众岭最高者。’” 宋 辛弃疾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词:“ 秦望山 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宇内

(1) 即天下

包举宇内。——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而御宇内。

寓形宇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1 1: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