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时于丁亥冬杪百物衰残读昔人七哀不禁呜咽辄赋所感因物自伤不在乎数也感萤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何吾驺 |
释义 | 原文短篱腐草化流萤,闪闪光飞似自矜。 不是向明心一点,夕阳何处问渔灯。 诗词问答问:《时于丁亥冬杪百物衰残读昔人七哀不禁呜咽辄赋所感因物自伤不在乎数也感萤》的作者是谁?答:何吾驺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参考注释短篱低矮的篱笆。 宋 苏轼 《小圃五咏·枸杞》:“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宋 范成大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诗:“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緑香。” 腐草(1).腐败的草。《逸周书·时训》:“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 唐 李商隐 《隋宫》诗:“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二:“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鐘词赋两漂零。”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但也有一点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的近于不坏的意思。” (2).喻卑微。 唐 欧阳詹 《元日陪早朝》诗:“江皋腐草今何幸,亦与恒星拱北辰。” 化流德化传布。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大成若缺篇》:“则天之心,顺地之意,政举化流,如日之光。”《汉书·谷永传》:“无敖戏骄恣之过,则左右肃艾,羣僚仰法,化流四方。”《后汉书·和帝纪》:“元首不明,化流无良,政失於民,讁见於天。”《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吐蕃 聋昧顽嚚,久叛新服,因其有请,赐以《诗》《书》,庶使之渐陶声教,化流无外。” 闪闪形容光亮四射或闪烁 电光闪闪 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 * 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天山景物记》 自矜自夸;自尊自大 以专长自矜 不是(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向明(1).向阳。《列子·仲尼》:“ 文摰 乃命 龙叔 背明而立, 文摰 自后向明而望之。”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 函谷 忽惊胡马来, 秦 宫桃李向明开。” (2).引申为朝南。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西曰 闕右门 。其中巍然而向明者,午门也。” (3).天色微明;黎明。 南朝 梁 萧子云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之一:“於赫 有梁 ,向明而治。”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看灯遇仙》:“ 孙 又崎嶇数里,果得大道,天已向明。”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五:“只在天色向明的时候,稀疏地听见了一些枪炮的响声。” 天将亮时。《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嚮明而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卦禅》:“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 黄节 《雪朝江亭同天如》诗:“嚮明一室疑非世,睡起餘魂尚满衣。” 一点(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夕阳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宋 柳永 《安公子》词:“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清 陆藻 《七月宿近华浦》诗:“暝色忽苍凉,渔灯出芦菼。” 郁达夫 《沉沦》八:“他在海边上走了一会,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