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丙寅中秋咏月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晏殊 |
释义 | 丙寅中秋咏月原文玉籥秋初半,冰轮岁有期。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楼迟。 雁怯波光动,蛩愁叶影危。 烘帘频卷押,温酎旋凝澌。 皎外蟾生滴,寒中桂有枝。 星文藏熠燿,露彩见华滋。 苑静疏萤湿,巢空惊鹤移。 渐穿鸣瑟幌,偏鉴读书帷。 濛谷徒催晓,纖阿莫放亏。 陈王收妙舞,疑待仲宣辞。 诗词问答问:丙寅中秋咏月的作者是谁?答:晏殊 参考注释玉籥(1).玉饰的管乐器。 南朝 宋 谢庄 《宣皇太后庙歌》:“朱絃玉籥,式载琼芳。” (2).引申为笙歌。 宋 徐铉 《步虚词》之三:“世上金壶远,人间玉籥空。” (3).道教语。指七窍的道孔。《黄庭内景经·黄庭》:“七蕤玉籥闭两扉。” 梁丘子 注:“外象諭也。七窍开闔以諭关籥,用之以道,不妄开也。” (4).舌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舌》:“《养生要》:舌为玉籥。” 冰轮指明月。 唐 王初 《银河》诗:“歷歷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溼冰轮。” 宋 苏轼 《宿九仙山》诗:“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西游记》第二五回:“ 行者 道:‘此时万籟无声,冰轮明显,正好走了去罢。’”京剧《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早又东升。” 苦吟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苦吟》:“ 孟浩然 眉毫尽落, 裴祐 袖手,衣袖至穿, 王维 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幗。”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二:“可见天地间景物无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写不尽耳。” 王朝闻 《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二:“苦吟的诗人所以感到苦中有乐,从根本上说,仍然是生活实践给他提供了足以充分发挥创作的创造性的现实根据。” 清宴见“ 清燕 ”。 见“ 清晏 ”。 波光水波反射出来的光。 后蜀 顾夐 《河传》词:“波光渺渺,不知何处。” 明 刘基 《菩萨蛮·越城晚眺》词:“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綺罗。”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 烘帘暖帘。冬天挂的棉门帘。 宋 周邦彦 《早梅芳·牵情》词:“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 温酎温热的醇酒。《文选·左思<魏都赋>》:“冻体流澌,温酎跃波。” 张载 注引 王逸 曰:“酎,三重酿醇酒也。” 凝澌结冰。 明 刘基 《郁离子·灵丘丈人》:“夏不烈日,冬不凝澌,飘风吹而不摇,淋雨沃而不渍。” 寒中中医指邪在脾胃而为里寒的病症。多因脾胃虚寒,邪从寒化,或由劳倦内伤转变而成。有脘腹疼痛,肠鸣泄泻等症状。《素问·金匮真言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王冰 注:“土主於中,是为仓廪,糟粕水穀,故为洞泄、寒中也。” 高士宗 直解:“洞泄,脾虚也;寒中,脊虚也。”参阅《灵枢经·五邪》及《内外伤辨惑论》。 中医类中风类型之一。由于暴中寒邪所致。有身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摇,猝然眩晕,身无汗等症状。 星文(1).星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 唐 沉彬 《入塞》诗之二:“苦战沙门卧箭痕,戍楼閒上望星文。” (2).指星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苕生 答之……客路偶然携眷属,游踪未必感星文。” (3).借指剑。 唐 刘长川 《宝剑篇》:“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 (4).指佩剑的人。 唐 刘禹锡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诗:“星文辞北极,旗影度 东辽 。” (5).星光。 明 孙默 《舟泊富春》诗:“垂钓今何在,星文照旅魂。” 熠燿1.光彩;鲜明。《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郑玄 笺:“熠燿其羽,羽鲜明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唐 张鷟 《游仙窟》:“罗衣熠燿,似彩凤之翔云。”亦指闪烁。 朱自清 《灯光》诗:“那泱泱的黑暗中熠耀着一颗黄黄的灯光。” 2.燐火,鬼火。《诗·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 毛 传:“熠燿,燐也。燐,萤火也。” 段玉裁 订:“﹝荧火﹞谓鬼火荧荧然者也。” 3.借指萤火虫。 唐 元稹 《江边四十韵》:“断帘飞熠燿,当户网蠨蛸。” 宋 苏轼 《秋怀》诗之一:“熠燿亦求偶,高屋飞相追。” 明 何景明 《中秋十七夜留康德涵饮》诗之二:“屏营独抚膺,仰观熠燿流。” 4.显耀。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故虽荣华熠燿,无结秀之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 成化 时有方士 李孜 、释 继晓 , 正德 时有色目人 于永 ,皆以方伎杂流拜官,荣华熠燿,世所企羡。” 5.犹飘扬。《老残游记》第十回:“耳中但听得风声,水声,人马蹙踏声,旌旗熠燿声,干戈击轧声,金鼓薄伐声。” 华滋(1).形容枝叶繁茂。《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緑叶发华滋。” 宋 王安石 《今日非昨日》诗:“仰看青青叶,亦復少华滋。”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 * 北上》诗之四:“受气本不殊,华滋有先后。” (2).润泽。 唐 李白 《大猎赋》:“诞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华滋。” 明 刘基 《述志赋》:“漱飞泉之华滋兮,浥灝露之醇英。” (3).形容容色丰美滋润。 唐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二:“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言?” 郑泽 《赠钝根游海上》诗:“归期準如燕,颜色当华滋。” (4).比喻优美的文辞。 清 吴定 《祭家蕙川文》:“子之文章,具体吾师,灌 欧 沃 苏 ,献其华滋。” 鸣瑟即瑟。《史记·货殖列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徧诸侯。”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女乃耀 邯郸 之躧步,媚 北里 之鸣瑟。” 南朝 梁简文帝 《金錞赋》:“应南斗之鸣瑟,杂 西汉 之金丸。” 偏鉴特别明察。《宋书·王僧达传》:“早凭庆泰,晚亲盛明,而有志於学,无独见之敏,有务在身,无偏鉴之识,因不足建言世治,备辨时宜。” 读书(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陈王指 三国 魏 曹植 。 唐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 陈王 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唐 韩偓 《密意》诗:“经过 洛水 几多人,唯有 陈王 见罗袜。” 妙舞美妙之舞。《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繁手超於《北里》,妙舞丽於《阳阿》。”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诗:“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明 陈子龙 《柳枝词》之一:“妙舞新传 回鶻 队,红灯碧月鬭清宵。” 瞿秋白 《文艺杂著·铁花》:“不是那轻挥羽扇,妙舞回旋的--而是胼胝满目--是有力的掌。” 仲宣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