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居述怀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薛嵎 |
释义 | 山居述怀原文山瓢动瀑冰,一枕曲肱清。未遇勤求日,非沽隐逸名。 梅边月在水,寒夜酒如兵。 悟得乘除数,贫中心自平。 诗词问答问:山居述怀的作者是谁?答:薛嵎 参考注释山瓢山野中人所用的瓢。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饮器。 唐 韦应物 《寄释子良史酒》诗:“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宋 陆游 《秋雨》诗:“书册频开闔,山瓢任浊清。” 明 高启 《秋日端居》诗:“巷辙人已断,山瓢仍屡虚。” 枕曲肱见“ 枕肱 ”。 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宋 时有个鸿臚少卿,姓 满 ,因他做事没下稍,讳了名字不传,只叫他 满少卿 ;未遇时节,只叫他 满生 。” 逸名(1).犹美名。 唐 皮日休 《七爱诗·卢徵君鸿》:“万世 唐 书中,逸名不可比。” 前蜀 曹松 《吊李翰林》诗:“ 李白 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 (2).谓失传的姓名。 寒夜寒冷的夜晚。《艺文类聚》卷四二引 南朝 宋 孝武帝 《夜听妓诗》:“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 南朝 梁武帝 《织妇》诗:“调梭輟寒夜,鸣机罢秋日。”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诗:“寒夜阴云起,疎林宿鸟惊。” 乘除(1) 求积与等分的运算 (2) 打算;算计 另有乘除,别有耳目 (3) 比喻自然界中的盛衰变化,此消彼长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万结 中心(1) (2)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中央 花园的中心有一个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 商业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内心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