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榴花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榴花原文艳质风摇霞彩炫,浓妆朝洗露华凉。 年年似识天中节,的的都开紫绛囊。 诗词问答问:榴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五 参考注释艳质亦作“豓质”。1.艳美的资质。 南朝 陈后主 《玉树后庭花》诗:“丽宇芳林对高阁,新粧艳质本倾城。” 宋 陈思 《<海棠谱>序》:“梅花占於春前,牡丹殿於春后……独海棠丰恣艳质,固不在二花下。” 清 吴伟业 《题画菊花》诗:“生来艳质何消瘦,移近高人恰老成。” (2).指美女。 唐 白居易 《冬至夜怀湘灵》诗:“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我打扮做箇货郎儿,担着些零碎去寻那箇艳质。” 明 《杀狗记·孙华家宴》:“才子豓质,簇拥名园,嬉戏笑蹙鞦韆。” 霞彩见“ 霞采 ”。 浓妆华美的妆饰;浓艳的妆饰 浓妆艳抹 浓妆淡抹总相宜 露华(1).露水。《赵飞燕外传》:“婕妤浴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 郑燮 《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之四:“草头初日露华明,已有游船歌板声。”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齐 王俭 《春夕》诗:“露华方照夜,云彩復经春。” 唐 杜牧 《寝夜》诗:“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明 苏祐 《塞下曲》:“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天中节端午节的别称。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趁天中》:“《提要録》:‘五月五日,乃符天数也,午时为天中节。’”《水浒传》第一一○回:“正值五月五日天中节, 宋江 教 宋清 大排筵席。” 苏曼殊 《与高天梅柳亚子书》:“天中节奉上一笺,託 哲子 转交,想已尘清鉴矣。” 的的(1) 明白,昭著 (2) 副词。的确;实在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清· 林觉民《与妻书》 绛囊(1).红色口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陈文忠 为枢密。一日,日欲没时,忽有中人宣召,既入右掖,已昏黄,遂引入禁中…… 尧叟 悚慄危坐,上语笑极欢。酒五六行,膳具中各出两絳囊置羣臣之前,皆大珠也。” (2).喻草木之红色花果。 唐 皮日休 《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感而有寄》诗:“一夜春工绽絳囊,碧油枝上昼煌煌。” 宋 蔡襄 《荔枝谱》三:“暑雨初霽,晚日照曜,絳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焜如星火。”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