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孟春游玉泉山静明园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孟春游玉泉山静明园原文行春流赏佳春处,隔岁园林初岁来。 水态山光绘韶景,亭明窦暗写吟裁。 绕阶草绿欺先柳,近岸桃红讶是梅。 密布晓云希复雪,斯之未足惜辰开。 诗词问答问:孟春游玉泉山静明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四 参考注释行春(1).谓官吏春日出巡。《后汉书·郑弘传》:“ 弘 少为乡嗇夫,太守 第五伦 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与孝廉。” 李贤 注:“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劝人农桑,振救乏絶。”《周书·裴文举传》:“ 邃 ( 裴邃 )之往 正平 也,以廉约自守,每行春省俗,单车而已。” 唐 李白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序:“﹝ 李公 ﹞因行春,见枯骸于路隅,惻然疚怀,出俸而葬。” 清 钱谦益 《春初过严文靖公锦峰书院敬题十韵》:“宰相行春地,承平百岁中。” (2).泛指游春。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闺咏》:“闲行莫向城南道,怕有行春吉士挑。” 园林专供人游玩休息的种植了花草树木的地方 园林艺术 初岁古以腊日为岁终,祭祀送岁。腊日的次日,称为“初岁”。 汉 代以后,沿用 夏 历,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泛指一年之初。《大戴礼记·夏小正》:“初岁祭耒,始用畼。”《史记·天官书》:“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 三国 魏 曹植 《元会》诗:“初岁元祚,吉日惟良。”《初学记》卷三引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初岁。” 水态犹言水上景色。 唐 苏颋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 唐 杜牧 《齐安郡晚秋》诗:“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清 何绍基 《别济南》诗之二:“水态山容似客忙,谁从渔父问行藏。” 山光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韶景(1).指春景。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春曰青阳……景曰媚景、和景、韶景。” 唐 欧阳詹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诗:“东风韶景至,垂柳御沟新。” 清 吴伟业 《游石公山》诗:“入春桃李过,韶景听啼鴂。” (2).好时光。 唐 卢纶 《送从叔牧永州》诗:“彼方韶景无时节,山水诸花恣开发。”《旧唐书·哀帝纪》:“今膏泽不愆,丰年有望,当兹韶景,宜示优恩。” 暗写犹默写。《梁书·陆倕传》:“尝借人《汉书》,失《五行志》四卷,乃暗写还之,略无遗脱。”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即“军装绿” 桃红像桃花一样的颜色;粉红色 密布充满;稠密分布;遮蔽整个表面 密布旷野的蝗虫 像筋络一样密布在山坡上的羊肠小道 未足(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