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池上居四咏·其三·松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池上居四咏·其三·松原文移种新松补旧松,团团已作翠阴浓。 树人可得能如此,体物无忺意自忪。 诗词问答问:池上居四咏·其三·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七 参考注释移种犹移植。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五:“主人不知名,移种近轩闥。”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九:“千叶黄梅……近 兴 、 利州 山中,樵者薪之以出,有 洛 人识之,求於其地尚多,始移种遗喜事者。”参见“ 移植 ”。 团团(1) 圆圆的样子 团团似明月 (2) 引申为肥胖 面团团 (3) 圆月 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宋· 孔平仲《月夜》 (4) 簇聚的样子 树碧团团 (5) 围绕、旋转的样子 团团一遭土墙 (6) 全部;到处 团团寻踪迹 (7) 球状物 捏成团团 树人培养人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得能这样,如许。 宋 赵长卿 《临江仙·赏兴》词:“醉乡日月得能长,仙源正閒散,伴我老 高唐 。” 宋 吴潜 《醉桃源》词:“蜂回蝶转得能轻,忽然春意生。” 如此(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体物(1).生成万物。《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郑玄 注:“体,犹生也;可,犹所也。” 孔颖达 疏:“言鬼神之道生养万物无不周徧,而不有所遗;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 清 戴震 《原善》卷上:“‘形而上’者,阴阳鬼神胥是也,体物者也……五行之成形质者,则器也;其体物者,道也。” (2).描述事物;摹状事物。 晋 陆机 《文赋》:“诗缘情而綺靡,赋体物而瀏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庾信 谓 魏 使尉 瑾 曰:‘我在 鄴 ,遂大得蒲萄,奇有滋味。’ 陈昭 曰:‘作何形状?’ 徐君彦 曰:‘有类软枣。’ 信 曰:‘君殊不体物,何得不言似生荔枝?’” 王国维 《人间词话》八:“ 美成 ( 周邦彦 )深远之致不及 欧 秦 ,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